房价跟着地价疯涨 南京地王频出难掩冷热不均

31.10.2015  09:09
房价跟着地价疯涨 南京地王频出难掩冷热不均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南京新地王诞生两天来,南京不同板块拍地、卖房“高歌猛进”,连创区域新高。不过,一厢是热点区域开发商“喜大普奔”,另一厢却有开发商坦言,准备亏本卖房。越来越多被高房价挤出的需求,已转而将眼光投向区位优势较逊的“价格洼地”。

  28日,南京拍出楼面地价高达24026元/平方米的天价地王,南京南站、城东金马路、江宁上坊等区域也拍出高价地,而今年以来南京地王频出,“地王效应”更加凸显。

  29日晚开盘的鼓楼滨江一楼盘,最高价站上3万元高位,均价在半年里涨了5000元/平方米。昨晚,南京鼓楼滨江楼盘龙湖春江紫宸推出212套新房,折后均价26000元/平方米,最高房价达32000元/平方米,创下区域新高。4个月前,该楼盘首批房源成交均价21000元/平方米。9月,与该楼盘毗邻的一幅地块拍出22373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是前任地王,正是与“地王”为邻抬高开发商价格预期,而28日新地王出场,市场乐观预期更是爆棚,开发商趁势高走。

  30日下午,南京又一场土地拍卖会趁热打铁,出让地块区位优势不太显著,但在地王余温下,还是有两块地创下区域新高。位于麒麟板块的G46宅地历经11轮竞拍,被栖霞建设以4.7亿元拿下,楼面价8260元/平方米。麒麟房价在两年间几乎没涨,个别楼盘房价甚至还有微跌,这一高价地拍出后,将把该板块房价拉升至16000元左右。禄口G48宅地被禄口国际机场建设以3.99亿元拿下,楼面价4777元/平方米,也创下区域地价新高。

  地王频现,也刺激了买方神经。29日晚,龙湖春江紫宸开盘现场竟出现了拖着旅行箱的购房人,据称是下了飞机就奔来的外地客户。楼盘营销负责人说,现场摇号客户超500组,其中外地客户占15%。“根本来不及看价格,直接选了就出来!”有购房人选房后这样回答。

  成交量节节上升推动房价上涨,地价随之攀高,继而进一步推高房价,然后激发买涨不买跌的需求,如此循环,这样的场景仿佛是2009年、2013年市场疯狂时的“重演”。

  不过,在与河西相距15分钟左右车程的板桥新城采访时,记者却发现,眼下楼市的“”与2009年和2013年时又有明显分别,原因在于那两年什么房子都好卖,一房难求,但现在却不同,在一边厢量价飞涨的同时,另一边厢却相对清冷,市场分化十分明显。板桥新城深受河西新城辐射,两者之间仅隔一条秦淮新河,而在秦淮新河大桥建成后,“交往”更为便利,但就是这样,河西房价高至4万,低的也超2万,板桥房价却在这两年保持平稳,基本维持在12000元/平方米左右,仅是河西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今年4月,河南房企和昌地产首度入宁,斥资8.8亿元在板桥拿地,楼面地价7226元/平方米,成为板桥地王。在快速开发后,楼盘已进入销售期。不过,和昌地产华东区市场营销部经理蒋俊却坦言,“预计房价会在11000-12000元/平方米,这个价格就是在亏本卖房了。”从合肥来到南京工作的蒋俊惊叹于南京地价频创新高之“”,但他也表示,目前板桥开发还难以体现这种“”,虽然区域商业配套、体育公园等都已到位,但由于轨道交通配套落空,因此,区域销售始终不温不火。但他称,由于设计的都是刚需户型,总价90万就可置业,在河西房价节节高涨的情况下,应会有越来越多被高房价挤出的购买力转而将眼光投向板桥。

  同一区域楼盘富力尚悦居营销负责人王鑫也表示,楼盘地价5000多元/平方米,房价13000元/平方米,也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价”,虽然地王频出,但这家楼盘还未打算上调房价。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南京麒麟板块,这一区域也因公共交通缺陷导致房子卖势平平,房价维持在13000元-14500元/平方米左右,28日与之相距不太远的金马路地铁站地块拍出高价,其“洼地优势”凸显。

  本报记者 汪晓霞

  链接>>>

  多生一个孩子 大户型成刚需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迅速在楼市荡起涟漪。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微博发表观点称,这是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顺应民意,利于经济稳定和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浪财经专栏作者杨红旭也认为,这对楼市应属重大利好。从住宅需求结构来看,未来十年,三房、四房改善性需求将成主流。大多网友也认为,这将拉动相对疲软的二三四线楼市销售。学区房也将更受追捧,生一个孩子特地买学区房,生二孩还能派上用场。

  当然,消息传出后,最为躁动的还是开发商。“咱有某某大四房,再生一个又何妨?”南京城南一家楼盘下月将推一批大户型,趁势打起广告。还有一批大户型楼盘也推出最新广告语,关键词都是“二胎”。业内认为,随着二胎新政出台,购房心理将发生变化。对于二孩家庭,三房乃至四房、五房才能满足住房需求。因此,户型设计也将产生相应变化。

  据测算,在南京养二胎需要68万至230万不等,这还是较为保守算法。在此压力下,有多少人愿意生,显然还打个问号。因此,楼市能获益几分,只能走着瞧了。 本报记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