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替18位如东牺牲烈士尽孝 一诺32年(图)

08.01.2017  13:34
余新明(左一)、杨新明(左二)、朱明华(左三)看望刘生华烈士的父亲刘德和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马晶晶 摄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余新明(左一)、杨新明(左二)、朱明华(左三)看望刘生华烈士的父亲刘德和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马晶晶 摄

   18位如东烈士血洒战场,他们的父母却多了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

   替牺牲战友尽孝,一诺32年

  88岁的刘德和老人住院了,轮流守在病床前的,除了他的亲儿孙之外,还有几位50岁左右的中年人。老人看到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待我,比亲儿子还周到呢。

  1984年,300多名20岁左右的江苏如东籍年轻人奔赴前线。枪林弹雨中,他们彼此嘱托:“假如我‘光荣’了,拜托你们照顾我父母。”32年以来,从前线归来的战士们一直坚守着当年的诺言,把18位烈士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严君臣 刘静妍

   承诺

  要是哪位“光荣”了

  活下来的代他尽孝

  53岁的杨新明看起来文质彬彬,但鼻梁上一道不深不浅的伤疤,好像时时刻刻提醒那段伤痛——对抗敌人受的伤,失去战友的痛。“子弹从我脸颊旁飞过,擦伤了我的鼻梁。本来早就结痂了,前段时间又溃烂了。”杨新明说,比起牺牲的、伤残的战友,他是幸运的,只是受了点伤。

  远离了战火硝烟,杨新明现在在媒体工作。当年和他一起凯旋的战友,现在也分别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32年前,一起扛过枪的同乡兄弟中,有18人血洒战场,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他们更不会忘记,当年上战场前曾相互承诺,要照顾牺牲战友的父母。

  谈起和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的日子,杨新明几度哽咽。当年,在云南省文山州,为期四个月的临战训练中,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当时团里有120名战士来自如东,同乡的情谊让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上战场前,我们有时候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讲讲战争和以后的事情。当时我们就提到,要是哪位‘光荣’了,活下来的人就代他给父母尽孝。”杨新明回忆,炮弹打过来落谁身上都是未知数,冲上前线前,谁也不知道最后谁能活下来兑现这份诺言。

  1985年3月,攻打小尖山。当年的“硬骨头六连16勇士”中,有3名战士是如东籍,其中,年仅19岁的秦德本壮烈殉国。6月,部队凯旋,回到杭州驻地。秦德本的母亲赶到军营,她不敢相信,自己最小的儿子已经牺牲了,仍然不停地追问:“德本呢?” 回忆起这一幕,杨新明至今仍心如刀绞,“我们几个立刻上前安慰,‘娘,别找了,德本牺牲了,从今往后我们就是您的儿。’

   坚守

  隔三岔五轮流探望老人,自发照顾烈士父母

  当年奔赴前线的300多名如东籍战士,有18人牺牲。烈士们的骨灰被运回家乡,送到他们的亲人手中。

  当年,余新明、田汉华等20多名如东战友因伤返乡。临近春节,他们置办齐了年货,挨家挨户看望牺牲兄弟的父母。从清晨一直走到了夜幕降临,他们在每一家都留下了郑重的许诺——“我们会将你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代兄弟尽孝,奉养你们一生!

  归来的战友们纷纷退役转业,从事不同的职业,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务农的,有做生意的……然而,相同的承诺将他们紧紧系在了一起,直到现在都没有分开。

  留在家乡的十几名如东老战友自发照顾起了烈士父母,除了平时经常上门探望,逢年过节一定会带着礼物登门,就像在外的儿女回家一样。

  每当老人们有什么需要,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想办法解决。2011年春节,余新明、朱明华等几个老战友前往李华烈士家中,发现房子破旧漏风。他们赶紧联系战友们,一起筹集资金,购买了建筑材料,准备为老人重新修一座新房子。不少战友也趁着节假日赶来搭把手,抓紧时间把瓦房盖了起来。

  大到修房子,小到换电饭煲、修电视机,他们的关心无微不至,渗透在老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30多年里,有的老人已经去世,他们就像亲生儿子一样赶来送终。

  去年12月23日下午,杨新明一行两三人,来到位于长沙镇港城村烈士张建华父母家里。 “当时响应国家号召,我大儿子建华毫不犹豫地去村里报名了。”81岁的张志连老人说:“当时送儿子上战场,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上阵打仗、保家卫国,哪能没有牺牲呢?为国家献出生命,光荣啊!

  张志连和妻子蔡志仙住在联排平房里,隔了一条路就是自家伺弄的几亩田。“我们有3个亲生儿子,一个牺牲了,两个常年在外打工,有时候连过年都不一定回得来。每年来看我们、照顾我们的,是这些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他们比亲生的还亲!”蔡志仙感激地念叨着。

  因为儿子的战友们三天两头来探望,他们的日常起居从没缺过什么。每当蔡志仙说起这些,73岁的邻居陈美娟总是羡慕不已。“经常看见他们家大儿子的战友们来来往往,每次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个个都很孝顺。”陈美娟告诉记者。

   感动

  “他们待我们,比亲儿子还周到

  张建华烈士当年的战友之一、如东籍退伍军人陈荣现在在湖南经商。去年清明前后,陈荣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探望牺牲战友的父母,他出资给每家都换了一些新家电。陈荣来到张建华家送完电饭煲之后,问老人家还有什么心愿。“我就随口一说:想去毛主席的家乡转转。没想到他真的记在心里了。

  到了夏天,陈荣组织了十几位烈士父母,一起到湖南旅游,包括张志连夫妇在内。几位老战友挨家挨户询问烈士父母,只要老人说想去,并且身体条件允许,他们都会一起安排了。老人们大多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平时很少出门旅游,提到去湖南都乐不可支。

  湖南之行,杨新明、朱明华等几位老战友一路为老人们“保驾护航”,买药、搀扶、陪聊天,无微不至。“一路上,他们轮流搀扶我,比亲儿子还周到。”刘生华烈士88岁的老父亲刘德和说。回家之后,刘德和老人拿出一张张照片,引得乡亲们赞不绝口。去年12月中旬,年迈体弱的刘德和老人生病住院了,已故小儿子的战友们陆续到医院探望,还帮忙打水、取药。“一开始还觉得奇怪,他们家怎么有那么多儿子。”与刘德和同病房的一位老人说。

  烈士秦德本的母亲秦士兰今年84岁,有些耳背。见到杨新明一行人,老人拉起他们的手,开始不停地“絮叨”。“当年收到德本牺牲的消息,我一直不敢相信,直到被邀请去杭州驻地。见到跟他一起走的同乡孩子,我就一个一个地问,他们都围上来缠着我,说以后会代德本孝敬我。”秦士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么多年了,他们孝顺我,不比我另外几个亲生儿女差。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