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毒品犯罪案件猛增六成

24.06.2016  12:27

  容留他人吸毒占一半

  本报讯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来自全省13个地区的54家法院,对134起案件的230名被告人进行集中公开宣判,其中90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72人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3日当天,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并公布十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江苏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显示,去年,我省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长,突破7000件,增幅超60%,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核心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省高院副院长李玉生介绍,我省毒品犯罪呈现高发蔓延态势,涉案毒品数量继续攀升,形势极为严峻。毒品犯罪职业化、组织化趋势明显,甚至出现武装掩护贩运毒品,给侦查、抓捕工作带来潜在风险。去年我省零包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等末端毒品犯罪增长迅猛,前者占全部贩卖毒品犯罪案件比重超30%,后者增幅更是高达108.9%,占全部毒品案件的5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毒品犯罪类型。

  省高院公布十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包括重大贩卖、运输毒品案件,病残人员利用特殊身体状况实施毒品犯罪案件,利用网络、快递贩卖毒品案件,欺骗、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并向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案件,吸毒引发的杀人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等。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审结的毒品案件中,无业人员及其他低收入、无固定职业群体占毒品犯罪人的绝大多数,很多毒品犯罪人都因难以谋生而走上犯罪道路。女性及18岁到25岁的青年群体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加之谋生能力欠缺,难以抵御毒品犯罪的诱惑和侵袭,容易走上毒品犯罪道路。此外,孕妇、艾滋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及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贩毒问题日益严峻,打击难度较大。

  (郁芬)

  又讯去年6月到今年6月间,南京海关共查获毒品走私案件8起,累计缴获涉案毒品787公斤。

  在海关打击毒品走私的高压下,走私分子为躲避海关查缉,采取各种新型藏毒手法走私。这些毒品走私案件均在进出境邮递渠道查获,人货分离,隐蔽性较强。除了冰毒、大麻等传统毒品,新精神类活性物质和易制毒化学品成为走私进境的主要毒品。一年来,南京海关查获冰毒4.4千克,大麻5千克,制毒物品麻黄碱8.4千克,新精神活性物质10千克,恰特草760千克。其中,恰特草缴获数量占总查获量的97%。

  (张亚军邵生余)

原标题:

编辑: 邓晓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