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察官故事]多亏了这场雨

03.12.2016  19:03

  那是2011年夏天,从江苏省泗阳县检察院驶出一辆小车,才刚驶出县城,车窗外便大雨磅礴了,车窗内气氛凝滞起来,车里坐的是泗阳检察院控申科科长陈军和干警小张,打道回府还是接着走下去?小张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陈军紧缩的眉头。下了公路还有四里多的乡间土路,陈军来过多次,太熟悉这段路了,一下雨坑坑洼洼,根本走不了车,而且出门太急,没带雨具,走过去非得成了落汤鸡不可。可如果立刻调头回去,陈军又心有不甘:云家二老情绪起伏很大,这次刚有些缓和,愿意与自己谈一谈,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很难预测以后的情况……

  这是陈军第四次来三庄乡夫庙村,他去过云家两次,还有一次是在村委会见到的云家夫妇。2009年9月21日晚,由于经济纠纷,儿子被凶手活活勒死,悲痛欲绝的云家夫妇不满司法机关对凶手的判决,从此走上了上访之路。由于二老情绪激愤,在县、市、省三级政法机关上访时采取了一些激烈的手段,甚至惊动了中央政法委。云家夫妇多次上访,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却并没有为家庭生活带来好转,相反他们的面容越来越憔悴、处境越来越艰难,一心想帮他们解决困难的陈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担心他们再次因为一时冲动而走向极端。今天二老答应自己的约谈,着实使陈军高兴了一番,急匆匆地叫上小张,开车往云家驶来。谁知两人正信心满满地说着待会的打算,豆大的雨点就扑打在车窗上了。陈军没有想太多,狠着心一路驶来,转眼下了公路,果然车走了不到几十米,就因雨后泥泞的道路,无法再行驶下去了。

  “云家二老正等着我们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我们爽约,恐怕会让他们寒心啊……”,陈军一直称云家夫妇为二老,虽然72年出生的他比云家大叔只小9岁,比云家大婶只小4岁。小张年纪轻轻,雨地里走一遭没关系,可他有了另一层考虑:陈科长以前曾被抽调到省检察院协助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但工作的强度高、难度大,经常加班加点导致颈椎病多次发作,如果这次淋了雨,更容易引发颈椎病了。陈军似乎看出小张的心思,一边打开车门跨出去,一边对正在车里犹豫的小张开玩笑:“怎么?你这大小伙还不如我这半老头啊!”说完,关上车门,卷起裤脚,一步一跨地扎进了雨帘。“车回来再说”,干净有力的声音冲破了雨帘。小张心眼活,下车后敲开了路边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借到一把伞,赶紧追上去,两人挨在一起,搀扶着,小心翼翼地挑着路。小张没有说话,他参加工作不久,说实话,和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么近地挨着,他很紧张。陈军也没有说话,他在盘算着到云家怎么劝导二老。自从接手这个信访案件,陈军默默承担了许多:云家夫妇过激的言语、行为,不分白天黑夜频繁的电话,虽然陈军一直心平气和地劝导二老,可他还是心里没底,他担心二老会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打倒,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协商,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情景:云家大妈坐在地上哭天喊地,云家大叔阴着脸下逐客令,几个云家亲属掐着腰横眉冷对!陈军暗暗在心里想着可能出现的情况,也默默地琢磨着应对的办法。这一路太长了,两双脚在泥泞不堪的雨地里量了四里路,鞋袜、裤脚湿透了不说,上衣也湿漉漉地贴在身上,说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滴。这一路又有点短,陈军心里还在琢磨着见面怎么开场,云家的灯光就映入眼帘了。

  到了门前,陈军停下来抖了抖上衣,跺了跺脚上的淤泥,深吸一口气,大步跨进了云家的门。坐在桌边抽着闷烟的云大叔显然没料到陈军这时候能来,下午三点和这位陈检察官打完电话,不到一刻钟就下起大雨了,以为不会来了,云大叔明白:下完雨之后,这段路车根本进不来。云大叔走到门前越过小张的肩膀向外望一望:没有车!再扫了一眼两人浑身上下的泥水,低头闷闷地说一句:“这天气还来做什么!”转身就进了房间。后屋的云大婶闻声出来,愣了一下,也转身进里屋了。

  再出来时,二老手里多了两双拖鞋和两条毛巾,“擦把脸,把鞋换下来吧”。陈军准备好的开场白瞬间成了哽咽,见惯了二老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的样子,从来没敢想二老这样的体贴自己。接过毛巾,陈军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坐在云家大妈搬来的小板凳上,看到云家二老一起平静地坐在自己对面,他放弃了任何的铺垫酝酿,开门见山:“今天来找二老,就是想和二老交交心,解决二老的实际困难,毕竟人总应该向前看。……

  这次谈话,是陈军底气最足的一次,对他来说,不怕问题多么棘手,就怕当事人情绪冲动,没有协商解决的姿态。像这样,在普通的农家小屋,几个人面对面坐着小板凳,平静和气地唠唠心里话,再难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云家门前的池塘里蛙声一片,对岸绿油油的稻田也应该给云家二老生活的希望吧!陈军的信心就像这池水一样涨了起来。

  陈军成功化解了这个信访案件,受到了江苏省检察院的表彰,直到今天,回忆起那个下午,陈军津津乐道的,不是自己跋涉的艰辛,而是云家二老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多亏了那场雨,不然云家二老怎么能看得到我们的诚心诚意啊!”他也不无感慨地说道,“别把群众当成不通情理、胡搅蛮缠的人,找到我们的都是有困难的,只要我们真心为了群众,群众总会看到,总能理解的。

  “最后这句是我们科长的座右铭,他常说这句话。”一旁的小张笑着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