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服务,我很快乐——记重庆巾帼志愿者孙蓉

05.03.2015  13:59

  新华网重庆3月5日电(记者周文冲)在重庆市涪陵区一家医院的病房里,孙蓉的膝盖肿得像两个小山包,一步路也走不了。医生每两天就要从她的关节里抽出一大管积液。已经临近春节了,住院半个多月的孙蓉急着要出院:“我还要帮老乡们抢收青菜头,晚了就烂在地里了。

  孙蓉是涪陵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50岁出头的她是服务队近百名姐妹里岁数最大的一个,也是全队的带头人和召集人。每年初春青菜头的收割季,赶在雨水前帮乡下的缺劳户和“空巢”老人砍菜头已经成为志愿者服务队的惯例。孙蓉的腿没好,下不了地头,就在床上打电话联系生产队,又一个一个地通知到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个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李寺村生产队的3亩试验田抢收下6000多斤青菜头。孙蓉心里悬起的石头也总算放下了。

  说起来,孙蓉这次膝盖发炎也是因为她的志愿者工作。年初志愿者服务队为农村贫困学生募集衣物,为了清点、整理、分装这几十大麻袋、5000多件捐给孩子们的衣服,孙蓉和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在空地上忙活了整整一个星期,每天一站就是大半天。孙蓉本就发过炎的膝盖哪还吃得消?开始她还能忍着痛咬牙坚持,后来实在是肿得走不动路了,才住进了医院。大家劝她多休息,她却说,“其他志愿者都有工作,就我没工作时间多,能多干就多干,能多跑就多跑点儿。

  在孙蓉病房的床头,摆着一张卡片。那是孙蓉帮扶的一个小男孩给她画的卡片,上面用彩笔写着“祝孙阿姨早日康复”。7年前,孙蓉在志愿者服务中接触到这个男孩的家庭,父母常年患病,家里一贫如洗。孙蓉把这个家庭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组织志愿者捐钱买来砖瓦,盖厨房、修猪圈、垒鸡窝,帮这个家一步步走出贫困的泥潭。

  那年9月,男孩突患乙型脑炎昏迷入院,孙蓉一面求助于社会爱心人士解决了全部医疗费用,又自己承担了护理工作,在医院陪护孩子半个多月。在各方的努力下,男孩的病治好了,家里的光景也慢慢好了起来。现在,听说孙蓉病了,男孩专门跑到医院看望他的孙阿姨,还带来了自家种的柑橘,剥给孙阿姨吃。

  从2006年当志愿者开始,这些年孙蓉带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几乎跑遍了涪陵区的每一个社区街道。在梓里乡小学,她建起了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心,和孩子们做游戏、过生日;在梨子井老社区给“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们说话;在城市广场“学雷锋”,志愿者们义务帮市民擦皮鞋;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筹集学费。孙蓉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小事,但是我觉得很快乐。我要一直做下去,直到我做不动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