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百岁老人的“快乐菜单”

17.02.2018  20:25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靖江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长寿老人越来越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我市共有百岁老人155名。寻找这些长寿老人的健康共性,“运动”“豁达”“亲情”等几道大菜,组成了老人健康长寿的“快乐大餐”。

我市现有百岁老人155名

年龄最大的112岁

按照我市多年习惯,一般达到99虚岁的老人就晋升“百岁老人”。截至目前,我市百岁老人155名,其中女性134名,男性21名。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是家住孤山镇通太村普光殿埭的缪玉英,出生于1907年,今年112岁。

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市百岁老人分布最多的是靖城街道和季市镇。百岁寿星不断增多,与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生活和美。我市百岁老人多数四代同堂,子孙绕膝。市老年健康协会曾经总结了几个因素,包括心态平和乐观、饮食多素少肉、散步或做家务健身、心理健康为人和蔼、有兴趣爱好、遗传因素等。

近年来,我市向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尊老金,其中百岁老人每月300元。除此之外,我市还向百岁老人每人每天发放一袋牛奶,每年重阳节9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还可获得500元慰问金。

 

张廷付:早睡早起爱打麻将

出生年月:1919年1年26日

春节即将到来,家住新桥镇务本村宝塔圩的百岁老人张廷付家中越来越热闹,在外工作的子孙都赶回家团聚,这让老人十分开心。

张廷付如今已经四世同堂。平时,老人的子孙在外地工作,一家人要想聚齐比较难,去年趁着端午节放假,全家人特地聚到一起,为老人庆祝生日。

老丈人的身体很好,平时饮食起居也很规律。他很喜欢打麻将,而且一打就是三四个小时。”老人的女婿毛兴成笑着说,老人身体很是硬朗,只有耳朵稍微有些背。老人没有午睡的习惯,每天吃完午饭后他便摆上桌子,拿出麻将和骰子,等待同村“牌友”的到来。每天中午12:30至下午5:00左右,老人总是在麻将桌上,和牌友们“大战风云”。“每天雷打不动,至少要三四个小时才肯结束。”10多年前,老人学会了打麻将,如今牌技不错,每天的胡牌概率在七成左右。

年轻时,张廷付是生产队的会计,一向以认真出名,几十年来从未算错过一笔账。如今,在麻将桌上,他的牌友年纪都已年近八旬,有时牌友一时算不出账来,老人总会快人一步,分毫不差地计算出来。老人快准狠的算账能力,总是让大家很吃惊。

张廷付的作息非常规律,可不是刻意坚持的,而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起床,吃完早饭后,都会到屋前屋后转悠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看到屋前屋后有杂草,他还会自己到田里除草。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从来不去麻烦别人。老人从不挑食,和儿女一样都吃家常菜,鱼肉、蔬菜、瓜果从不忌口,注意荤素搭配。每天晚上7点,他也基本准点上床睡觉。不过,他有个特殊的习惯,每晚睡觉前他都要喝上一两药酒。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近30年时间。

 

谢徐氏:心胸开阔爱劳动

出生年月:1918年6月16日

家住孤山镇通太村的谢徐氏老人的脸上虽然布满皱纹,但不管看到谁都眯着眼睛笑,显得特别和蔼可亲。

母亲虽然算不清我们这一大家子到底多少口人,但是她却认得每一个孩子。”老人的大儿子谢增鲁说,母亲共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如今已经五世同堂。在子女的印象里,谢徐氏老人是个勤俭持家又坚强的人。老人的三女儿谢满珍说,小时候,家里人口较多,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父母亲身上,但他们不管多累都无怨言,共同支撑着这个家。“20多年前,父亲去世没多久,我们的一个兄弟也因病去世。”谢满珍说,母亲鼓励一家人坚强起来,共同渡过难关,如今大家都过得有滋有味。

走进老人居住的房间,床上的被褥、桌上的各种物品十分整齐。谢满珍说道:“母亲虽然已经100多岁了,但十分爱干净,到处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母亲一辈子务农,且胸怀善心,她长寿应该和这些有很大关系。”谢满珍说,母亲生活有规律,饮食清淡。她没有什么爱好,以前没事时她总喜欢拄着拐杖到庭院里、家门口走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耳朵、眼睛都有些不太利落,出门也少了,但她的思维还十分活跃。

活到100岁身体还如此健康,老太太有几大养身经:心胸开阔、粗茶淡饭、勤劳友善、和谐乡邻。

 

陈银网:生活规律爱看书

出生日期:1918年12月19日

家住季市镇花家村的陈银网老人出生于1918年,今年101岁。老人风风雨雨走过一个多世纪,饱览百年历史沧桑,如今身体健朗,口齿清楚,生活起居基本能自己料理。

当年,陈银网老人共养育了四子两女。如今,老人每三个月轮流到儿子家住一段时间,儿孙个个孝顺,老人也享受着天伦之乐。老人的二儿媳盛秀珍介绍,百岁老人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七八点起床,晚上五六点钟就上床休息。在饮食方面,他从不挑剔,荤素搭配。“他喜欢吃软一点的东西,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泡一碗糊。”盛秀珍说,老人还爱喝水,家人每天早上都会给他烧一瓶开水,一天下来,水瓶大多都是空的。

让人惊讶的是,陈银网最大的爱好,便是读书看报。“公公眼睛蛮好,最喜欢坐在太阳下面看报纸,基本用不上眼镜。”盛秀珍笑着说,除了看报外,老人还喜欢看书,他最喜欢的就是《水浒》《红楼梦》等。

老人年过百岁,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基本的生活能自理,每天都会到家附近散步。“他厉害着呢,腿脚很好。”盛秀珍说,公公不仅视力很好,脑子也不糊涂。每次到距离五六里远的街上去取工资,子女担心不安全,不让他自己去,但他还是坚持独自前往。

家有一老,犹有一宝”,在走近陈银网老人身边时,这种感觉愈发强烈。而这位身子骨硬朗的百岁老人给自己总结的养生之道就是:生活有规律,乐观过日子。

 

缪玉英:子孙孝顺是长寿秘诀

出生年月:1907年6年17日

缪玉英是我市目前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已经112岁。“我的生活很平淡,吃穿都很简单,要说真有什么长寿秘诀,那就是子孙孝顺。”老人眼神深邃而又慈祥,满脸皱纹流露出岁月痕迹。

一直以来,老人住在女儿侯凤珍的家中,和女儿女婿同吃同住。“几年前,她的身体还可以,近两年年岁渐长,还不慎摔过两次,腿脚大不如以前了。”侯凤珍说。2015年8月,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断了左腿,经过医院的手术治疗和家人的照顾,她逐渐恢复了健康。但是几个月后,老人再一次不小心摔了一跤,医生表示,老人由于年龄太大,抢救风险也很大,但老人的女儿和孙女坚持要为她做手术,老人在家人的的细心照料下又重新站了起来。出院后,大家对老人更加细心呵护,每天给她洗脚、按摩。

我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侯凤珍说,她是被母亲捡回家来的,虽然家庭条件一直不好,但母亲对她如亲生女儿一般。时光飞逝,转眼间60多年过去了,自己老了,她怀着一颗感恩心,珍惜母亲,让她老有所依。

像我这么大年纪,摔过两次还能重新站起来,真的可以说是奇迹。”缪玉英笑着说道,活过112岁,都是女儿和孙女的功劳!现在,老人耳聪目明,头脑清晰,时不时还会拄着拐杖到屋后料理饲养的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