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市新增市场主体192户

20.03.2015  12:45

图为季梓均组建的创业团队成员在工作。蒋文洁摄

  

小额贷款申请量大幅增加

 

春节后上班以来,有50多名市民前来咨询如何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共有18人的贷款申请通过人社部门审核、认定,陆续去指定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而去年春节后一个月内只有7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在市人社局一楼服务大厅,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在申请小额贷款的18名市民中4人有过贷款经历,其他14人均为初次申请贷款。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长江商业银行、靖江农商银行介绍,春节后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量高于去年春节后,说明我市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大胆创业成为很多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的选择。一些创业者了解到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门槛低、办理方便、可按规定享受全额或50%贴息,纷纷前来咨询、办理这项贷款,缓解创业中遇到的资金周转困难。

 

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服务科的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25日至今,我市新增市场主体192户,其中企业79户、个体工商户1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涉及批发零售、机械制造、运输、信息服务、建筑等领域。

 

返乡创业群体逐步扩大

 

西来镇泥桥村的季梓均今年32岁,以前和妻子在外地工作,夫妻俩回到靖江不久。他俩最近注册成立耀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创业之路。季梓均说,在外地工作时,他接触过软件服务业,新成立的公司主要是做企业管理软件,并提供跟踪服务。公司已组建了一支7人团队,其中2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为了创业成功,他目前正在攻读MBA。“我们做的软件区别于传统的ERP,所有数据都是实时、经过分析的,让企业管理者了解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指标的状态,目前已经有上海等地的客户。”季梓均说。软件服务业在大城市发展得很快,但是他选择了返乡创业,对在靖江发展有信心,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记者发现,在创业热潮中,返乡创业的人多了起来。主要是在外工作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具备成熟技术的专业人员,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

 

东兴镇的许先生前几年一直在苏州一家企业做模具工,今年回到靖江后,凭一技之长自己当老板,租房开了一个模具加工部,聘用了七八名工人,为东兴镇汽配企业配套加工模具。

 

政策放宽助推市民创业

 

我市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助推市民创业。从今年1月起,我市进一步调整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放宽贴息标准。

 

●小额贷款最高额度30万元

 

此前,凡持有我市《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各类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均可申请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夫妻双方均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共同申请最高额度为1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而从今年起,凡法定劳动年龄内,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我市城乡各类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中小企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有效证件后,均可以申请小额贴息贷款。个人最高可贷30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贷款额度为3万元至10万元,私营企业、股份制公司最高可贷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2年。信用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的借款人可以申请第二次贷款,并继续享受贴息政策。

 

●第一次贷款均100%贴息

 

小额担保贷款属政策性贷款,其最大特点是财政贴息,减轻贷款创业者的经济负担。

 

此前,我市小额担保贷款者的微利项目由财政部门全额贴息,非微利项目为50%贴息。从今年起,贴息标准不再取决于项目是微利还是非微利,统一调整为:第一次贷款,由财政部门给予基准利率100%的贷款贴息;第二次贷款,由财政部门给予基准利率50%的贷款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