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五种成功模式

05.05.2016  10:12

 

松江模式:建立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方式

 

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一直强调规范土地流转,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原则,推行农民承包土地委托村委会统一流转的方式,家庭农场经营者则在农民自愿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选拔。同时,培育引导农民专业化,发展种养结合、机农一体家庭农场,鼓励对优质家庭农场延长承包期限。

 

慈溪模式:成立基金引导家庭农场发展

 

从2004年起,浙江省慈溪市就设立了“中小农场发展基金”,引导家庭农场发展。鼓励农民通过承租、承包、有偿转让、投资入股等形式,集中当地分散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目前,慈溪市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财政补贴超过1亿元,对家庭农场的产业扶持资金占了40%以上。此外,该市通过补助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业领域创业就业。据测算,慈溪家庭农场经营种植业的亩均产出约4250元,比普通农户高30%以上。

 

郎溪模式:“三驾马车”拉动家庭农场发展

 

用安徽省郎溪县农委主任包德平的话说,农民主体、政府扶持、协会帮助,“三驾马车”拉动了家庭农场发展。郎溪县建立了对家庭农场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从认定、注册、技术扶持、资金支持、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办法。郎溪县首创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为明确家庭农场的市场法人地位扫清了障碍。成立的家庭农场协会与多家银行成功接洽,每年举办数场家庭农场与银行的对接会,并推出家庭专项贷款产品。不仅可以会员联保,还可由协会担保。

 

武汉模式:细化扶持政策

 

湖北省武汉市划分出家庭农场的禁止发展区、限制发展区、适宜发展区,使其发展适应城镇规划、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化布局等多种要求。对家庭农场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达标的农场授予示范性家庭农场牌照,并下拨补贴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延边模式:催生融资新模式

 

从2012年起,吉林省延边州尝试开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融资模式,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农户自愿将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政府成立的公益性平台公司,并与其签订经营转让合同;该公司再将土地转包给农民经营,并向金融机构出具共同偿还借款的承诺;金融机构按照统一的贷款利率,向农民提供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