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路上 在现场 在基层

08.11.2017  10:31

编者按:今天是第18个中国记者节。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鲜活素材只会在广大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基层是记者学习实践的广阔天地,也是媒体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舞台。在这个自己的节日里,本报记者用一批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结合自己的采访感悟,向读者讲述自己在行走中发现的新闻故事,记录自己在采访中感受的社会变迁。

张园(左)采访侯君。盛义摄

这个农民有点“

上月底,侯君的明星水蛭养殖场开始销售清水水蛭。这有“软黄金”美誉的珍稀药材,每年10月25日前后开捕。11月初,干品上市,今年侯君的明星水蛭养殖基地共产出干品水蛭12.5万斤。“就卖了十天,一边捕一边卖,竹竿上的、水泥地上的、还没晒干的,都被人买走了,再不来,最后几箱也没了。”侯君说。

上一次见到侯君是在夏季,为了应对今夏的超高温,那时候他每天吃住都在养殖场,皮肤晒得黑亮黑亮。此刻,一身休闲西装的他,除了手机里叮铃铃的订购电话响个没完,其他一派清闲模样。“今年夏天热,全国各地水蛭产量都不好,颗粒无收的比比皆是。”侯君告诉记者,“天公不作美”时,他的13项国家专利就发挥出了作用。上月底,养殖场起塘,全国各地的药材经纪人都盯紧了这片业内小有名气的“高水平养殖场”。侯君不负众望,交出了每亩产出500斤干品的骄人答卷,水蛭个头也比别家大出不少。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一斤干品水蛭售价920元~950元,保守估算,这一季的销售额有数千万元。一旁急吼吼搬运干货的药材经纪人小蔡满脸羡慕地说:“干半年休半年,药材商拿着钱追着买,你说他牛不牛。”一旁的侯君乐呵呵自损:“不过是个成天待在农田里的老农民,有什么好牛的。

8年前,侯君本是坐拥千万身价的连锁书店掌舵人。想着中年时期再放手一搏,这个“文化人”花费半年时间外出考察,最终选择回乡当农民,不过他这个农民当得很“高大上”,他要养殖市场最紧俏的“软黄金”水蛭。

刚与水蛭结缘时,国内水蛭行业还在发展初期,养殖成活率不足10%,别说赚钱,保本都难。那几年,侯君在养殖池塘“蹲点”,到农业高校“蹭课”,去机械加工厂“私人订制”养殖器械,他的每一次创新都刷新了同行人的传统理念。到如今,侯君已获得与水蛭养殖相关的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涵盖人工繁育、规模化养殖、干品加工等水蛭人工养殖的全过程。

眼下,侯君的水蛭养殖成活率比行业平均成活率高出近1倍,并带动我市及全国100多户农户走上“”富路。接下来的3~5年,他还计划通过“合作社+养殖分场+养殖户”的模式做大规模、涉足深加工,最终建成集水蛭繁育、养殖、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国内水蛭行业龙头企业。 (全媒体记者张园)

记者感言:从业五年,有幸见证了靖江农业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转型。法国的薰衣草,美国的彩叶枫树,台湾的蜜宝火龙果……马洲的田野,因为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市场,有经验的新农人们,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翻开最近几年的报道,对农业的关注重点,由“高产”向高品质、高效益、绿色增长逐渐转变。跃然纸上的农民形象,再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弓背一身汗”的“小二黑”,而是动辄数百万元销售额、十余项国家专利傍身的“生金牛人”。

欣喜,在马洲,“农民”正在成为一种创业富民、大有可为的体面职业。

 

孙圣悦(左)采访李灏。

90后”电商

让本地特产“触网”俏销

11月6日下午,记者走进电商创业中心见到了李灏,一个在互联网行业闯荡了六年的“90后”电商。

李灏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校期间,他就敏锐地觉察到移动互联网中蕴藏的商机,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书籍,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期间,他还策划过移动互联网打车出行等项目,并参加创业大赛。

毕业时,李灏本在南京一家医疗集团找了份稳定的工作。不安于现状的他却选择回靖,尝试寻找一份和互联网相关的工作,结果并不如意。当时,大城市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已较为成熟,靖江却才刚起步。未言放弃的他一直寻找合适的机会。

2016年7月,我市首个电商产业园——靖江电商创业中心建成,这项创业富民工程,为孵化培育小微电商创业团队、扶持靖江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提供了平台。这一年12月,李灏带着五人团队组建的“春风十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中心孵化。低廉的房租费用帮助李灏团队降低了运营成本,为公司留出了更多周转资金。不久,李灏接触到一位有意做电商的投资人,对方缺乏技术条件,与李灏一拍即合。靖江特色食品种类丰富,但在外地知名度不够,市场占有率不高。李灏决心让它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走出去。为了从源头上把控货源质量,投资人在生祠开了一家肉脯厂,满足供货需求。两个月的时间,李灏就把品牌做到了市内同行前列。

今年10月下旬,公司又瞄准汤包的销售商机。仅10天时间,汤包销售额达10万元。临近双十一,公司每天批量发货三次。忙碌的运营让李灏对本地特色食品走出去充满信心。他计划继续扩大销售商品种类,让更多的靖江特产通过网络,走向全国各地。 (见习记者孙圣悦)

记者感言:电商行业随时代应运而生,一批极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探险家”在行业中摸索、前行。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团队自身努力和坚持,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大环境不可或缺。靖江电商创业中心为像李灏这样的年轻创业者提供了良好平台。

 

葛芸(左)采访何卫星。

小小包装袋破解创业困局

我们采用纸塑复合袋包装,您不用担心运输过程会造成产品受损。”昨天,在青年创客中心的一间项目孵化室里,何卫星接听着客户的电话,言语中充满着对自家产品的自信。今年29岁的他是“蜂芸蜜蜂饲料公司”的创始人。靠着研发蜜蜂饲料,改良发货手段,他用4年时间,让自己的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

何卫星发现,养蜂户每年都会花费大量资金用于无花期的蜜蜂饲养。大学期间,他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开发出了一款新型的蜜蜂饲料。毕业后,他带着这项研发成果,开始创业。

初期,产品推广艰难,线下客源不多,网店生意也很惨淡。三个月过去,销量总额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何卫星开始寻找突破点。从买家们的评价中,他发现,撇开产品质量问题,大家吐槽最多的是饲料的运输问题:物流速度慢,大包装产品不好搬运。

原来,蜜蜂饲料属于粉末产品,运输中容易受损。对于这类产品,快递公司是拒收的。行业内,所有公司都只能选择物流发货。考虑物流费用等因素,产品都是50公斤的大容量包装。相比快递,物流到货时间长且需要客户自提。很多客户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乡镇到县城有时候有30公里,拿货非常不便。

何卫星敏锐地捕捉到了客户需求,而后花了3个月时间,尝试各类外包装,在反复试验中,成功研发出一种4层纸塑复合袋。这种包装袋既能满足快递行业的运输需要,同时还能实现小包装的发货。有了这个“法宝”,何卫星的店铺成为了行业内第一家发快递的蜜蜂饲料公司。

外包装改良后,何卫星的产品销量猛增,他的蜜蜂饲料迅速成为了当年同类产品中的网销冠军。2016年,何卫星的公司在细分行业内成为第一。目前已有百余家区域代理和何卫星达成合作意向,产品远销海内外。

(全媒体记者葛芸)

记者感言:创业之初,何卫星虽然有核心的研发技术,却一度陷入事业瓶颈。然而仅仅因为一个外包装的小小改变,何卫星走出困局,破茧成蝶。相信何卫星的故事可以给年轻创业者们一些启示:提升客户体验,找准市场需求,做行业空白的填补者,才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夏国耀(左)采访社区居民。盛义摄

年轻“社区总理”撑起年轻港阜

11月6日下午两点半左右,斜桥镇港阜社区工作人员徐鹏炼拿着厚厚的每日走访文件夹,步行来到小区A区3号楼,逐户走访。

当天正好是3号楼居民议事点交流的日子。王荣华、顾浩忠、张秀其、张祖勤等居民聚集在网格员王汝余家中,商讨维护社区公共秩序的方案。徐鹏炼走进王汝余家中,习惯性地一一询问大家的想法和心里话。当得知大家正为电动车下车库不便、地面汽车停车位紧缺等问题感到困扰时,徐鹏炼立刻将详细情况记录在网格长座谈会记录中,并告诉大家:“关于地面停车位的问题,目前社区已经和相关部门对接了改造计划。

想不到车位问题社区早放在了心上,而且这么快就有回音。多亏了这群‘孩子’经常到我们这来唠嗑谈心问困难。”一提起社区变化,顾浩忠面带骄傲。顾浩忠口中的“孩子”,是港阜社区的9名网格长。徐鹏炼是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刚刚三十出头,而其他的网格长都不到30岁,其中6位更是“90后”。

串百家门“交朋友”,是这群年轻网格长们的一个创举。“大家都是晚辈,也是陌生人,必须抱着和居民交朋友的心态开展每日关怀,才有可能打开居民的心门。”第四网格网格长马婧坦言,一年多前,社区运行初期,居民破坏绿化种植蔬菜、河边私搭跳板洗衣洗菜等现象随时随处可见,而年轻的网格长们在工作中处处碰壁。

面对棘手情况,网格长们想尽办法为居民分忧解惑,慢慢形成了每天“一小时”的走访制度,雷打不动地“一走访、二深入、三集中、四议事”:每日必须走进社区、必须深入居民了解情况、每周必须集中居民恳谈交流、居民反映问题必须解决。

记者采访当天,社区A区7号楼50多岁的李阿姨独自在家照顾老人,家中剪刀钝了,她正为抽不开身找人磨刀而烦恼。网格长刘燕走访时了解到这件事,立刻从平日里收集来的“特长人才”档案中找到居民宋伯林。宋老有一手精湛的磨刀本领,且热衷社区公益,很快就带着工具来到李阿姨家,帮她磨起剪刀。在“特长人才”库里,像宋伯林这样有特长的居民有30多位。与此同时,100多位社区热心居民的基本信息也被登记进社区志愿者资料库中,这些都是年轻网格长们借助每日走访,收集起来的“居民资源”。

泡在“互联网+”思维中的“90后”们,自然不会遗漏“指尖”便捷服务。他们把社区内的特色人才、志愿者都放进志愿者之家、妇女儿童之家、便民电话、邻里互助等板块,加入社区公众平台。在反复走访的同时,教会中老年人使用微信,几乎每一个年长的港阜居民都学会了网格微信群聊天、上公众号,养成了时时看群、有事发言的习惯,社区内各项便民、为民、利民服务工作形成了“自治”。

(全媒体记者夏国耀)

记者感言: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记者有幸走入了靖江这个年轻安置社区的年轻网格长队伍,近距离接触他们的社区管理思路和办法,大开眼界。他们与众不同,却步步实在,在做新网格化管理的同时,让人看到了年轻态社区管理的高效和潜力。崭新的五年已经开始,新的农村居住环境、社会理念迎面而来,思维活跃、勇于创新“90后”的年轻人也可以扛起社区管理的大半边天。

 

叶丽莉(右)在芡实基地采访。

福建青年乐稼村种植千亩芡实

这两天,正是农产品成熟的季节,孤山镇乐稼村金元合作社,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乐稼村种植了千余亩芡实,前段时间已经收获了一批。再过一个星期,芡实又将迎来新一轮采收,合作社负责人吴剑斌忙得不亦乐乎。

吴剑斌来自福建莆田,他的岳父林福金有着十多年的芡实种植经验,这几年,吴剑斌跟在岳父身边,逐渐掌握了芡实种植的技巧。福建夏季台风天气特别多,而夏季又正好是芡实的关键成长期,为了更好地种植芡实,吴剑斌将种植地点转移到江苏。

考察过程中,靖江走进了吴剑斌的视野。“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舒适、民风淳朴。”吴剑斌说,政府为了鼓励外地种植户前来投资,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方面的扶持。去年下半年,吴剑斌全家来到靖江,在孤山镇乐稼村流转1300亩土地,大量种植芡实。

今年3月,芡实育苗;9月,第一批芡实成熟采摘,半年的忙碌,终于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在合作社,记者见到了一些还未加工的芡实,外形宛若“鸡头”,剥开第一层外壳后又像密密麻麻的石榴籽。吴剑斌说,芡实又被称作“鸡头米”,别看采摘下来时个头很大,但需要经过去皮、筛选、剥壳等数道工序的“锤炼”,因此亩产不高,一亩地大约只有60斤左右。不过,芡实软糯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打动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质量上乘的芡实市场售价能达到120元/斤,利润颇丰。

金元合作社的成立,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吴剑斌邀请附近一些村民到合作社工作,帮忙管理芡实田,并且按时支付村民工资,让一些原本赋闲在家的村民有了固定收入。最忙碌的时候,甚至需要百余位村民同时工作,才能满足大量订单需求。

尝到甜头后,吴剑斌打算明年将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亩,除芡实外,再种上菱角、茭白、荸荠等多种水生植物,争取实现多元化发展。如今的农业种植,离不开新思想武装头脑,吴剑斌定期会邀请苏州水生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前来指导,或者自己到外地学习,吸取先进种植经验。吴剑斌还计划开设线上销售店铺,抢占芡实销售电商市场。

(全媒体记者叶丽莉)

记者感言:辛苦的努力,总是会带来丰硕的回报。吴剑斌一家人凭着敢闯敢拼的劲头,扎根靖江乡村,让一颗颗小小的芡实变成了金豆豆。他们是万千创业者中的普通人,通过采访,我们看到了创业者背后的艰辛,也分享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他们,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王方珏(右)采访陈运兰。

徐周中心村民宿里的外来嫂

第一次见到陈运兰,她正在马桥镇徐周中心村民宿旁的小菜园里采摘新鲜蔬菜。

陈运兰是民宿里一名普通员工。多年前,她从安徽远嫁到马桥镇徐周中心村,是村里名副其实的外来嫂。

近年来,徐周中心村打造三公里生态采摘走廊,串起村内的高效景观农业项目,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去年11月,徐周中心村和上海一家旅游公司合作打造的村内首个民宿初见雏形,正是民宿用人之时。陈运兰的家离民宿很近,为了照顾生病的丈夫,原本在城里上班的陈运兰,主动向村里申请,希望能到民宿工作。不久,陈运兰如愿以偿。

陈运兰一天的工作并不繁琐。每天早上7点多,她张罗完家里的事就到民宿帮忙。早上,她帮着厨师打打下手,闲着的时候,哪里有需要她就过去帮把手。午餐后,一批游客返程,陈运兰便开始整理床铺,打扫卫生。

现在,每个周五下午,总有三四十位游客从外地赶来,到村里度过愉快的周末。平时这里也没闲着,经常有临近的游客前来品尝农家菜。陈运兰说,徐周中心村新鲜的空气、有趣的农家项目,赢得不少上海朋友的青睐。靠着良好的口碑,民宿每周都会迎来很多上海客人。去年年底开业以来,徐周中心村民宿吸引了7000余名外地游客。

来这里的上海客人都喜欢带一些土特产回去,这里原生态的土鸡、有机蔬菜,都是外地游客必带的农副产品。”陈运兰介绍,自己家中养的土鸡、鹅等家禽,游客们争相购买,这为家中增加了收入。

陈运兰说,这些年,村里像她一样的村民很多。村民将土地流转后,还能被返聘到村内的合作社帮忙,很多人有了“第二职业”“第二份收入”。采访中,陈运兰还提到,目前,徐周中心村正计划着开拓更多民宿,将农旅做大做强。陈运兰开心地说:“将来说不定自家房子也会被改造成民宿呢!

(见习记者王方珏)

记者感言:农地田园成为休闲采摘好去处,普通农房摇身变成高档民宿……徐周中心村利用自身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盘活闲置劳动力,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经济效益,使乡村旅游成为村里经济新的增长点。期待更多乡村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增加收入,真正走上富民强村之路。

 

蒋文洁(右)采访刘炳宏。

创业街上有群特殊的“老板

每天上午8点左右,在城区骥江西路与渔婆路交叉口西南面,一排8间绿色棚亭陆续开门迎客,开始热闹起来。

这8间绿色棚亭为市民提供缝补、皮革修理、电脑维修、锁具修配、通讯、手工艺品、装饰材料等服务。与其他商业街区不同的是,棚亭铺面经营者都是残疾人。这里是我市为支持残疾人创业专门打造的“残疾人创业一条街”。

8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都有一段异于常人的坎坷经历。进入大学校门不久遭遇病魔、左腿截肢的小伙子高晓东;在车祸中幸存却失去右下肢的退役军人朱海明;8岁时因打针导致双耳失聪的聋哑人浦爱民;在花样年华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的王晶;被机器压残右手的朱琴香;25岁时颅骨遭受粉碎性骨折导致劳动能力受损的刘炳宏;因小儿麻痹症、一生拖着残疾右腿的左仲英;幼年因打针致左腿残疾的徐鸿飞,命运对他们不公,但他们选择了坚强。

今年49岁的浦爱民在修锁行业干了近20年,此前一直在我市南环白马附近的自制棚亭内经营锁具修配生意,是家里的顶梁柱。徐鸿飞13岁便学裁缝手艺,辗转上海、无锡、常州、江西省等多地打工做裁缝,后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经营自己的服装店,去年11月他回到靖江。“残疾人创业一条街”将他们聚集到了一起。

昨天上午8点,朱琴香来到自己的通讯服务部,按照移动公司提供的名单,打电话通知用户及时缴纳宽带费用等,并用不灵便的右手进行记录。“我练习了很久,才能勉强抓笔、写字。”朱琴香说,能在这里经营通讯服务部,多亏了市残联工作人员的帮助。

朱海明当兵时曾学过电脑维修技术,成功申请入驻“残疾人创业一条街”后,在这里经营计算机维修部。昨天一大早,他便赶往一家企业维修、安装电脑,他的妻子陈秀琴从季市镇长安村过来照看店面。“棚亭年租金很低,政府给残疾人搭建这么好的创业平台,朱海明很珍惜,只要接到电脑维修活,不管多远,他都会去做。”陈秀琴说。

小小的绿色棚亭,不仅托举起了残疾人的创业梦,也为残疾人搭建起融入社会、结交朋友的新平台。高晓东等8人相处融洽,没有顾客的时候,他们互相串门,谁有事暂时离开店铺,其他人都会帮照看店面。有时,他们还会把家里种植的蔬菜带来给大家分享。

我们第一次开店做生意,不怕吃苦,只愿‘残疾人创业一条街’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多市民前来光顾,为我们的创业梦加油。”经营皮革修理部的左仲英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全媒体记者蒋文洁)

记者感言:身体残疾但自食其力的他们是生活中真正的勇士。我市对残疾人的关爱、实施的优惠政策扶持他们走上了创业路。但是,创业不易,他们中有些人的经营项目在市场竞争下收益微薄,需要有关部门、爱心人士从项目经营、技术培训、资金、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的指导和支持,助推他们走好、走远创业之路。

 

秦洁(右一)在法律援助中心采访。

弱势群体手中的“拐杖

我市法律援助中心一直都“热热闹闹”的,昨天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依然是这样。几位务工人员正在咨询讨薪的相关问题,他们许久讨要不到工资,到多个部门寻求帮助都没个说法,眼看着快到年底了,大家都非常着急。还有一位老人,断断续续地向值班律师诉说着自己这些年的苦楚,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让子女们多给他一些关心。

这里平时都是吵吵嚷嚷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求助者平静下来,帮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人员秦佳介绍。前来寻求帮助的,有的是遭遇工伤事故后企业不愿担责,有的是未能讨要到劳动报酬,也有交通肇事纠纷、赡养纠纷等,除了经济类案件,中心受理案件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部分刑事案件中经济条件困难、请不起律师的嫌疑人,中心也会为他们指派律师。

来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求助者中,有的人很无奈,讲着讲着就泪眼婆娑;有的人很气愤,说着说着就情绪激动,他们视法律援助中心为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每每遇到这样的求助者,值班律师总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他们的“拐杖”。

除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我市每位职业律师都需要轮流到法律援助中心担任值班律师,并在受理案件后负责到底。约谈当事人、收集证据、开庭……他们有时会为一个案件忙上一两年。

昨天下午,工作人员刚刚整理好一个案件卷宗。当事人黄某、戴某和刘某原是我市一家物业公司的保安,今年年初,公司无故解除和他们的劳动合同,几人非常气愤,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值班律师倪东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律师,他了解到,三人工作期间,单位仅按照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要求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且未支付加班工资,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倪东先以此提起民事诉讼,帮助三人共追要回一万余元的加班工资。

这样的案件,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年都要受理数百起。中心负责人胡光林介绍,今年以来,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民事案件653件,刑事案件78件,为近千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帮他们追回损失近千万元。

(全媒体记者秦洁)

记者感悟:寻求法律援助的人,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如果法律援助还不能帮助他们,只能使已经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陷入绝望。因此,法律援助被称为求助者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来,我市法律援助中心不仅扮演好“稻草”的角色,还在政策、制度等各个方面作出努力和探索,让可以申请援助的人更多、申请援助更方便,他们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更多弱势群体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成为求助者前行的“拐杖”。

 

沈宇辉(左)采访徐君。

公益事业走上“精准帮扶”之路

上周,行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安全工作坊”志愿者徐君走进虹桥小学,为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来一堂防拐、防骗知识课。“儿童安全工作坊”是今年3月行知社工中心新发起的一项公益项目。

以往每次志愿服务后,我们都会更深层次地思考,服务对象需要什么。”徐君说,带着这样的问题,行知社工中心开始走上了公益服务“精准定制”之路。

今年,徐君和她的团队花了一个月时间,在虹桥社区、虹茂社区、城西社区、真武小学、虹桥小学、城中小学等地发放3000份调查问卷。经过数据整理,团队确定了以在靖外来务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儿童安全工作坊”项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异乡就学,父母工作繁忙,大都租房居住,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安全知识和技能也十分匮乏,所以需要从心灵上、技巧上给他们一个安全意识的提升。”徐君说。

确定服务对象后,团队根据服务对象设计活动内容。徐君和团队们分批次到社区和学校,与社区工作人员、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等开展座谈,了解孩子生活现状和安全现状。经过一个月的策划筹备,中心社工团队确定了“爱的保护伞公益主题自护课堂”“探访城市安全守卫者体验团”“‘先有安全,再有梦想’家长课堂”等一系列儿童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中,有益智类的安全实验、有孩子们喜欢的安全主题飞行棋,既丰富了孩子们生活,又让孩子们长了见识。

需求性调查一直是中心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耗时最长的环节。”徐君介绍,“通常一个新活动的需求性调查和数据处理,团队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正是因为行知社工的这种专业性,行知社工的公益服务获得了广泛服务对象的认可。

几个月来,“儿童安全工作坊”公益项目成效显著,活动效果调查显示,服务对象对生活中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交通法规的熟知度,都获得了明显提升。(见习记者沈宇辉)

记者感言:近年来,公益的种子在靖江生根、萌芽、开花,累累硕果也反映了城市文明发展的进程。作为一名记者,我在接触行知社工团队的过程中,见证了这支公益志愿团队逐步发展、壮大,并走向专业化。爱由心始,凭专业精,贵于坚持,赞乎信仰。这座城市,因为有了这群热心、爱心、真心的志愿者们,更加美好而温情。有幸,我以手中纸笔记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