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贤街社区打造南京书香示范社区

11.05.2016  21:09

  请书画家来上课,还将阅读空间分区

  ▲成贤书画社揭牌仪式

  ?成贤街社区读书角

  ?李玉庭授课画梅花

  颐和路将军馆

  “以后送完外孙上幼儿园,就能来社区学国画。不用参加社会上的培训班,就能跟名家学画,太棒了!”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老虎桥18—1号的成贤街社区,刚上二楼活动室,就听到不少社区居民在议论。据悉,成贤街社区继打造了诗词歌赋社、微课堂等品牌后,昨天“成贤书画社”正式开班。未来,成贤街社区欲打造成书香示范社区。交汇点记者李爽

  “成贤书画社”首迎16位学员

  昨天早上,记者来到社区活动室看到,一排排课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毡子、宣纸、笔、墨。虽然离“成贤书画社”正式开班还有20多分钟,但社区里不少居民早早就来坐好,等着开课了。

  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书记吴敏告诉记者,成贤书画社如期开班是社区里的一件大事。这预示着,成贤街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区专门邀请了国家二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李玉庭来授课。这次,听说社区成立了书画社,李老师婉言谢绝了一家单位,来这里义务教大家学书画。”吴敏介绍说。

  “梅花一般是三五成瓣,我画的时候你们注意看下,一般是笔尖前面蘸上颜料,中间水分多一些。这样,画出来的梅花色泽分明,栩栩如生。”书画社正式开课后,李玉庭一边画画一边告诉大家。在李玉庭看来,第一次参加书画社的居民大部分都是零起步。

  因此,第一节课上的梅花只是让大家感受下国画的氛围。在今后的书画课堂上,李玉庭将由浅入深,有点带面地逐步教大家国画。

  “我们只是在社区活动栏上贴了个通知,居民就自发来学书画了。今后,每个月的第二周周二上午9点至11点,书画社准点开课,感兴趣的居民都可以免费来学。”吴敏告诉记者。

  书画社作品将做义卖或做展览

  对于社区新开的书画社,今年70多岁的姚守珍表示既陶冶情操也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品质。姚守珍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一直在家带孩子。随着外孙和外孙女日渐长大,上了幼儿园后,老两口每天空闲的时间多了,怎么打发空余时间成了家里每天热议的新话题。

  “家门口有人爱打麻将,有人喜欢跳广场舞。这些我们都不太感兴趣,前几天看到通知说书画社开班,我就拉着老伴来听课了。早年,陪孙子学画画时拿过毛笔,但正儿八经在宣纸上作画还没画过。社会上的培训班,想学学画画还得花钱,现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太棒了!”姚守珍告诉记者。

  在学员中,记者注意到有一位挺着肚子的年轻妈妈,她不仅课堂上认真学还将老师的作画步骤拍在手机里。课堂间歇,一边临摹一边自己试着画梅花。

  “肚子里怀的是二宝,老大刚上小学。来社区学国画,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有助于肚里的宝宝安胎,将来学好后也可以在家教孩子。一举两得,觉得很好!只可惜一个月才有一次课,如果一周有一次就好了!”年轻妈妈周丽告诉记者。

  看着课堂上认真学国画的学员,吴敏坦言国画班这么受欢迎在意料之中。今后,书画社的作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员创作的,都可以做义卖也可以邻里间相互赠予,亦可以以社区为平台做展览。

  社区里还有诗词歌赋社和微课堂

  除了书画社,记者还了解到成贤街社区还有诗词歌赋社、微课堂等品牌。早在2004年恰逢街道要求社区在教育方面成立特色项目,时任社区书记的赫静想到了社区中有七八位居民爱写打油诗,他们写的打油诗经过社区一位老同志谱曲变为歌曲,而这首叫”三个代表就是好”的歌曲曾一度风靡南京,大大小小的社区都跟着唱。

  社区有这样的“人才”,又有政府的帮扶,赫静便牵头在社区成立了创作诗歌的社团。成贤诗词歌赋社,成为南京第一个在社区开设的诗词歌赋社。十几年过去了,社区书记换了又换,但诗词歌赋社却成了社区里永久的品牌留存下来。直到现在,诗社每月还会集中一次开展诗词分享活动。截止目前,诗词歌赋社已经创作楹联、诗、词各类作品近3000篇。

  与诗词歌赋社相比,社区打造的微课堂算是“新生儿”。吴敏告诉记者,去年每个社区都设立了“为民服务专项资金”。资金投向哪里?额度多少?均由社区居民代表自己决定。通过问卷调查,他发现很多社区居民呼吁小学生放学后,能有地方学习,有专人照看,有活动参加,有伙伴相处。随后,社区就着手设计成贤街微课堂关爱小学生服务公益项目,需要的教育志愿者来自社工、大学生、居民骨干和辖区部队的军人。

  “放学后学习有困难的小学生,每周一至周五15:30点至19点来微课堂免费得到答疑解惑等服务。此外,微课堂每周还安排一次综合素质教育课,每月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演讲,展示才艺等。”吴敏介绍说。

  欲打造成南京书香示范社区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位于社区一楼的图书角不仅摆放着书柜还有供阅读的桌椅。桌面上精心地摆放着桌布和盆栽。书架上,既有中外历史故事书也有南京本地历史典故书籍,既有名著也有健康、养生类的书籍。

  吴敏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社区居民、驻地单位捐献的,居民可以在此阅读也可以把书借阅回家。南京市玄武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成贤街社区位于南京市长江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区宣传部门正在牵头联系设计公司,欲将社区打造成南京书香示范社区。今后,社区里每一个区域都将被精心设计区分,有亲子阅读、老年阅读角、微课堂、诗词歌赋社活动室等。

  在昨天的“成贤书画社”揭牌仪式上,南京市阅读办主任葛继彬表示,“书香社区”的打造是以“丰富群众生活,构建和谐社区”为宗旨的群众文化类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成贤街社区属于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社区,在居民素质、基础设施、宣传环境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希望社区继续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在社区营造乐学、勤学、善学的浓厚氛围。”葛继彬说。

  【链接】

  南京书香气十足的社区

  鼓楼区宁海路街道的颐和路社区,有爱国主义书籍1000余册,许多都是由文化局等部门捐赠。节假日,不少社区中小学生都来借阅爱国主义书籍,将军列传、抗战故事等都是他们很爱看的书。借阅馆内一般图书只要登记信息即可,借阅期限是15天。

  雨花台区梅山村委会打造的“金陵书屋”,藏书近2000册,其中包括雨花台区本土作家的部分作品。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喜欢研究南京和雨花历史的小众文学群体或者专业作家非常需要一些特色馆藏资料。金陵书屋的创办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文化服务。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