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搞定成果转化 "教授经纪人"悄然现身大学校园

03.03.2016  13:29

        南京理工大学的杨树林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攻克了人造胶原蛋白技术,拿到了相关的两项发明专利。人源胶原蛋白在烧伤、创伤、美容、矫形、硬组织修复等医药卫生领域应用广泛。在自己接触了多位投资人转化无果后,杨树林将成果转化的工作交给了“经纪人”——学校的技术转移中心。

        去年10月1日,国家立法20年后首次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实施。随着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的出台,“教授经纪人”在大学校园悄然现身。

        教授技术“交底”,成果转化交给他人

        南理工的“教授经纪人”是一支由海归博士、专利代理人、律师、财务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

        “他们不仅懂技术会沟通,而且了解法律法规、商务谈判、企业运营。”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小绪介绍,团队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提供专利申请与保护、法律咨询、商务谈判、科技融资等服务,“就像房产经纪人、明星经纪人一样,老师的科研成果出来了,其他事情都交给我们负责。

        杨树林的这项技术含金量很高,对投资人、合作者的要求自然也高,比如需要无菌生产环境、需要相应的质量认证等等,一般的企业即使想“”也没有这样的实力。

        “我们拥有多种专业的数据库,能实时了解全球多个国家和企业的同步专利数据。”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谢海春介绍,  通过筛查、比对,团队为杨树林选出了一批和其技术相匹配的“高大上”企业,通过数次推介、谈判,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买家”,不仅两项发明专利获得技术转让经费1200万元,还评估作价占双方新成立公司股权的33.3%。

        “我们探索的就是一套为教授们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制。”王小绪说,学校为此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和老师签订专利合同时,要求老师不但要提供技术交底书,还要有自己对专利的理解及评价等,以明确专利所属权和利益分配等专利运营过程中的责权利。

        多个高校考虑引入,弥补转化机制不足

        随着国家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研发机构和高校绩效考评,如何让科研经费发挥更大作用成了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课题。

        东南大学副校长王保平介绍,学校也正在考虑,引进第三方机构,组建专业团队,助力老师们的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学校就有3个部门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科研院、经营性资产管理处、科技园等,在全国搭建了很多产学研的平台,虽然转化成果也有不少,但总体说来,转化工作并不算专业。”王保平说,比如专利价值评估这块,学校资产管理处认为价值5000万,而企业认为只值3000万,“双方差距巨大,没有一个专业机构,就会‘卡’在那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孔详浩也介绍,目前,不少高校虽说都有技术转移中心,但该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搭建平台,发布政府、企业技术需求,具体的成果转化,还需要教授自己去谈,而不少教授对此并不擅长。

        该学院与江苏钟山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刚刚共同组建“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中心”,就是希望由专业团队来弥补成果转化机制的不足,让专利发挥更大价值。

        带来新理念,专利是否申报先看价值

        专业机构的引入,带来了新的理念。谢海春说,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而著称,但这样一所大学,每年的专利数不过几百件,原因之一就是教授们在申报专利前会请学校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没有价值干脆就不研究、不申请,有价值则在前期就进行基金扶持。

        该校也尝试了这一模式。贺安之教授是我国激光领域的著名专家,10多年前曾经研制出国内首台高速公路检测车。前年,已经退休多年的贺老在技术上又有了灵感。双方一交流,便“拍板”合作,共同制定科研计划,学校“专利运营基金”还投入数万元,做出了样机,目前对该技术感兴趣的厂家已经有了好几家。

        不过,因为是新生事物,“教授经纪人”也面临一些问题。

        “既然是经纪人,肯定要有回报,给少了经纪人的价值体现不出,给多了,教授肯定不乐意,双方利益怎么分?再如,专利申报和老师们的论文、课题息息相关,没有价值就不申报,教授们是否认可?如果经纪人前期就介入,投入了资金,而老师又没做出来,这个损失又是谁认?”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阮锦强说,“教授经纪人”在所有高校推开,需要探索的方面很多。(谈洁)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