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

10.12.2015  18:39
 

连云港自2000年开始创建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以来,一直坚持推进该项工作,2011年该市成功创建省级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今年10月份,国家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验收工作组对该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进行部委验收,并于11月16日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上公示名单,该市因而成为苏北地区首家通过“国考”的城市。

十二五”以来,该市累计完成中心区建设投资约1200万元,城市建设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伴随着该市今年来一大批市政道路的整治出新和园林绿化景观的升级改造,城市形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是该市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创建工作方针,其中包含八方面的工作亮点,分别是城市道路、城市公园广场、城市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特殊服务类公共建筑、公共交通、信息交流、以及无障碍信息交流。

连云港市城区新建道路无障碍建设率达百分之百,如新港城大道、海滨大道、花果山大道、海连路、海宁大道等主次干道,全部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施工建设,且在道路断面上均设置了缘石坡道、盲道、安全岛等设施,并安装了无障碍标识牌,市区重点道路交叉口均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同时还铺设了符合无障碍要求的人行横道设施。同时,市区累计建设盲道3135条,总长度达230公里,无障碍通道约八千个。

该市先后累计投入3536万元,对市区内的苍梧绿园、新浦公园等广场绿地,按照无障碍规范进行专项升级改造,增设了无障碍坡道、扶手,对厕所设置了无障碍蹲位设施,市区新建室外公共厕所无障碍设置率达百分之百。

在此基础上,该市的医院,学校,购物中心,以及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特殊学校等,也都按照相关规范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极大地方便了特殊人群日常出行活动。

目前,市区主要路段新建的公交站台均设置了缘石坡道和语音文字播报系统,所有的公交车辆都配备了语音播报装置,BRT站台,均设置了专用盲道和扶手,BRT均设置了残疾人轮椅座位,市区主要长途车站均对相关硬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同时增加了无障碍服务台,基本满足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成功跻身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先进行列,并不意味之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暂时结束,该市相关部门将一如既往地紧抓无障碍环境建设,下一步工作将转向幼托机构、老旧小区建设、商业服务设施、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改造,确保改造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规范,让更多的人乐享城市建设和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