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有不适 应立即就医防风险

03.11.2016  02:38

前段时间,患有糖尿病的李大爷心梗发作后未及时察觉,拖了8小时才到医院就诊,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昨天,记者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了解到,很多慢性病患者对急性心梗的感知往往比较迟钝,通常都在发病之后一段时间才到医院就诊。

 

李大爷今年75岁,长期患有糖尿病。两个星期前,他在家吃过早饭后,隐约觉得胸部有些胀痛,随后疼痛感又减轻了,他并没在意。下午4点多,李大爷突然全身发抖,额头直冒冷汗,身体很不舒服,连忙让家人送他去医院。经检查,李大爷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一大部分心肌已经坏死,情况十分严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聂亚彬介绍,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应尽早就医,120分钟之内是黄金抢救时间。而李大爷拖了有8个多小时,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再行治疗效果有限。由于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血糖和血压控制得不好,极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另外,很多长期患有慢性病的病人神经系统会发生病变,对疼痛不敏感,一旦其他急症发作很难察觉。

 

医生提醒,患有慢性病的病人,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反映迟钝、出冷汗等症状,极有可能是心脑血管发生意外,一定要及早就医,尽早控制病情。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很多老年人喜欢“输液”保护心血管,对此,心内科医生称,此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不能起到保养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