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的夫人性格刚烈为保护丈夫,被活活打死狱中

09.10.2015  11:47
    桓温败退路线图。张叶绘

  

  慕容垂是北方出色的枭雄,被称为一代“战神”。

  他从小就流露出英雄气,但遭到前燕两代皇帝的嫉妒,无奈亡命天涯;有10多年的时间,屈辱地寄人篱下。大半生郁郁不得志,一直到晚年,才在大乱中崛起,称霸北方。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遭到二哥的嫉妒

  慕容垂的爷爷是鲜卑慕容的第一代领导慕容廆,父亲是第二代领导人慕容皝。

  同一辈中出色的人才有二哥慕容俊、四哥慕容恪,他自己是老五。

  “老二”非常看不惯这个“老五”,因为慕容皝老是表扬他,说:这个小孩为人豁达,将来肯定会成大人物。所以取名叫慕容霸(这是原名)。他从13岁到18岁,跟随父亲征讨高句丽、宇文鲜卑部,勇冠三军、战功赫赫。

  慕容皝还想立他做太子,但大臣们担心埋下祸患,群起劝阻。慕容皝只好放弃,为了表示内疚,对他的宠爱超过了二哥。

  这让慕容俊怀恨在心。

  348年,也就是桓温忙着灭蜀的时候,慕容皝去世。慕容俊即位,忍声吞气终于等到自己上台,复仇的时候到了。

  慕容霸少年时一次骑马跌了下来,磕断了牙齿。慕容俊说:我很敬仰春秋时的卻缺(古体字为垂夬),你就改名叫慕容缺吧。

  其实是嘲笑他的牙齿断了,含着深深的厌恶。后来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又让他改名叫垂。

  后赵分裂后,352年,慕容俊击败冉闵,占有了中原地区,正式称帝(他父亲只是称燕王),慕容垂被封为吴王。征讨塞北敕勒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让慕容俊更加放心不下,经常召回京城(前燕348年从东北迁都到蓟,今北京一带;357年又迁到邺城),很少允许他在外统兵了。

  老婆被活活打死

  兄弟已是面和心不和,女人的介入更让两人关系雪上加霜。

  慕容垂的老婆是段氏,生了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段氏是鲜卑的大族,属于出身高贵。慕容俊的老婆是皇后可足浑氏,出身卑微。

  段氏的性格刚烈,平时不太看得起皇后。可足浑氏本来对贵族就羡慕嫉妒恨,看到段氏还趾高气扬的,愤怒至极。她给老公吹枕边风,说:如果先拿段氏开刀的话,不是可以收拾“老五”了吗?

  慕容俊一听大喜,还是老婆聪明。不久派人逮捕段氏,罪名是以巫术诅咒皇室,搜出一堆证据。段氏不肯承认,可足浑氏派人对她说:你只要说慕容垂也参与了这件事,立即放你回去,也保证他能活命。

  段氏坚决否认,可足浑氏见她嘴硬,指使狱吏:把她往死里打。

  段氏受尽酷刑,始终不屈服。慕容垂听说后心如滴血,暗中派人对段氏说:人总会有一死,何必要受这样的苦呢?你就说吧,让我代你受过。

  段氏回答:我哪里是不爱惜生命,如果承认诬告,上侮辱祖宗,下连累到你,这是我不愿意的。

  最后被活活打死于狱中,慕容垂也因此逃过一死。慕容垂又娶段氏的妹妹为继室,可足浑氏不依不饶,又劝慕容俊把她废黜。然后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慕容垂,直接在他身边安插一颗钉子,加以监视。

  慕容垂本已在鬼门关前徘徊,幸好四哥慕容恪一直保护着他。慕容恪是十六国时期的名将,和慕容俊的关系不错。慕容垂才度过一段平静的时光。但幸福的日子太短暂了。

  率兵击败了桓温

  360年,也就是谢万被废的一年,慕容俊死了,只活了42岁。11岁的太子慕容暐(wěi)即位,慕容恪继续掌权,前燕达到鼎盛期。

  过了7年,慕容恪死了。他临死前对慕容暐说:慕容垂是人中豪杰,能力无人能及,你们如果推举他做大司马,必定能一统天下。

  对这个42岁的叔叔,刚满18岁的慕容暐早就恨之入骨,哪能听得进去他的话。

  369年,桓温北伐,一路高歌猛进。前燕派出的大将一个个被击溃,狼狈逃回。慕容暐一面向前秦求救,一面准备逃回东北老家。

  就在前燕摇摇欲坠之时,一直被排斥在核心权力之外的慕容垂站了出来,说:我请求领兵作战,如果不能取胜,再走不迟。

  慕容暐已是六神无主,一团乱麻,也顾不上私人恩怨了。9月,任命他为南讨大都督,率领5万步骑抵御桓温。他的军事才能绝不亚于桓温,桓温拼尽全力估计打个平手。而慕容垂是养精蓄锐,又在家门口作战。

  双方在枋头等处大战了8天,桓温屡战屡败,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他知道碰到了厉害的角色。

  不幸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第一、运粮路线被截断了,他命令袁真打通石门水道,但慕容垂早算到他这一招,已分兵抢先占领了石门;第二、前秦苻坚在王猛的支持下,出兵2万救援前燕,直切东晋军队的后路。

  此时燕军一扫颓势,士气高涨。桓温望着在北方不远处的邺城,仰天悲叹,下令全军撤退。

  由于河水太浅,不能承载船只,桓温命令把船舰统统烧毁,多余的辎重、铠甲全部扔掉。他向仓垣(今河南开封市西北)败逃的时候,都不敢喝沿途的水,害怕前燕军队下了毒。

  到了仓垣时,前燕将领争着要追击,慕容垂说:现在还不能,桓温为人谨慎,他在刚刚撤退时肯定防守严密。前燕军队跟着晋军不动声色地远远尾随,缓慢推进。过了几天,晋军以为燕军胆小,放松了警惕,全军松懈。

  到了襄邑(今河南商丘睢县)附近,慕容垂挥刀下达总攻的命令,誓师大会上慷慨激励:报仇的时候已到,诸君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前燕军如饿狼下山,冲入毫无防备的桓温军队。这是一场残酷的杀戮,晋军3万多人命丧他乡,尸体遍野,血流成河。桓温抵抗的信心全失,仓皇南逃,一路被追杀。逃到谯郡(今安徽亳州)时,剩余的上万人几乎全部战死,他只带着少数亲兵狂奔脱身。

  10月份,他收集散兵游勇,逃到山阳(今江苏淮安),已是东晋腹地,桓温惊魂才定。苦心经营几十年的部队,此战后丧失殆尽。

  这是南北两大高手之间的较量,这一年慕容垂44岁,桓温58岁,以北方的全胜而告终。

  但对于双方统帅来说,都是失败者。这一战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各有惊心动魄的事情在前方等着他们。

  扬子晚报记者杨民仆

  (明后天暂停,周一恢复)

编辑: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