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殡葬暖人心 文明祭扫吹新风

18.03.2016  13:41

     
      这个双休日,我市将迎来清明扫墓高峰,预计约有近百万市民前往各大墓园祭扫,寄托哀思。而据市殡葬管理处估计,整个清明节期间,全市约有400多万人次加入“扫墓大军”。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中国人历来重视殡、葬、祭的过程。可以说,殡葬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移风易俗,事关生态文明。

      近年来,我市陆续推行惠民殡葬、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等一系列殡葬改革举措,让群众得实惠、环境得保护、资源得节约,清明更“清明”。

      “父亲是88岁去世的,走的时候很安详。”上个星期五,家住雨花台区春江新城社区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他父亲的整个丧葬流程均由南京殡仪馆负责,服务到位,他们全家很满意。

      王先生告诉记者,父亲去世后,他们第一时间拨打了“96444”白事热线,殡仪馆立即安排专业服务人员上门布置灵堂,还提供部分灵堂用品,给予丧事策划,预订礼厅,这些都是免费的。另外,还帮助联系接运,协助办理火化手续,布置告别礼厅,引导领取骨灰等,全程跟踪服务很到位。

      “我家是低保户,本身收入就比较低,这些惠民服务至少为我们节省了上千元的治丧费用。”王先生说。

      王先生家只是南京广大市民中享受惠民殡葬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逝有所葬”和满足市民丧事简办的需要,南京殡仪馆推出千元办丧事服务套餐。所有南京市民以及外地来宁人员均可以自主选择千元办丧事服务。具体服务项目和丧葬用品包括:遗体接运、抬遗体、3天普通冷藏、司仪主持、普通化妆、指定告别厅租用、遗体火化、200元骨灰盒、骨灰袋等,这些基本的服务和商品总花销仅需1000元。

      不仅如此,这两年,殡葬部门还将免费人员从困难群体、重点优抚对象扩大到不享受一次性丧葬费的所有市民和驻宁部队现役军人;免费项目从遗体处理延伸到骨灰处理,并将生态殡葬与惠民殡葬工作相结合。

      “关于殡葬改革,政府职能部门最需要做的就是保基本。惠民殡葬符合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是破解当前殡葬改革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保障人生终点更有尊严的重要举措。”市殡葬管理处处长裴云峰说,仅去年,全市有12660名市民享受了惠民政策,减免金额为1320万元。

      长期对殡葬行业进行“挑刺”的行风监督员王湘告诉记者,惠民殡葬不仅让群众直接得实惠,政府还通过将惠民殡葬资金拨付服务单位并严格监督管理,促使殡葬服务价格虚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推广生态节地葬,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近日,来自殡葬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让推广生态节地葬变得迫在眉睫:根据南京市近10年平均死亡率6‰测算,南京市经营性公墓最多提供6年服务。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市就开始实行江葬,后陆续推出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自提倡节地生态葬以来,南京的节地葬数量累计达到2.19万穴,生态葬数量累计达到0.90万穴。”南京市殡葬改革办公室主任叶正生说,像浦口区投资5000万在二龙山公墓内新建大型纪念堂,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有格位8万个。自去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已接纳拆迁安置骨灰3000多具。

      推广节地生态葬,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下,节地生态葬的推进依然遇到较大阻力。据了解,多年下来,真正选择这些生态、环保安葬方式的市民只有10%左右。

      为鼓励更多的市民选择生态葬,2014年,殡葬部门推出了“不留名、不留碑、不留灰”的生态葬,凡在市属8家经营性公墓选择“三不留”的生态葬,给予每户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一年来,仅有200余人选择生态葬,而选择领取千元补贴的逝者家属不足60人。

      对此,叶正生表示,市民不愿选择生态葬,不去领取补贴,除了观念原因外,想在去世后保留个名字也是个重要原因。考虑到居民的接受程度,今年殡葬部门再次加大了生态葬优惠力度,凡我市户籍人员及驻宁部队现役军人,到普觉寺陵园、西天寺陵园、雨花功德园、浦口区二龙山公墓等14家经营性陵园选择不留灰、不立碑“两不留”生态葬的逝者,免除落葬服务费用,赠送价值1000元以内的可降解骨灰盒,同时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奖励。

      与此同时,今年殡葬部门还为历年江葬的南京市户籍家庭补发《江葬证》,每户免除6张祭扫船票费用,赠送一包花瓣和每人一枝鲜花。

      “墓穴终有用尽的时候,节地葬、生态葬将是绕不过去的选择。”采访中,我市各大陵园的多位负责人表示。

      按照相关规划,南京“十三五”末,新建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葬比率将不少于35%,现有经营性公墓存量土地的节地生态葬比率大于20%。现有公益性公墓倡导墓碑小型化,少占地,新建公益性公墓提倡以建草坪葬、花坛葬等绿色节地安葬设施为主。

      “今年我区将以迈皋桥永寿陵园为公益性公墓生态葬示范点,在公益性公墓全面推出壁葬、树葬、花坛葬区。”栖霞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倡导低碳祭祀,清明劲吹环保文明风

      如何让祭扫更文明?近几年,我市尝试开展多种新式的纪念方式,比如音乐追思会、社区集体公祭、诗歌朗诵会、寄送天堂卡片等,让人们与逝去的亲人作平静的“对话”。

      “现在都在提倡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我们老年人要给年轻人做个表率,对亲人的怀念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不一定非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每年都参加鼓楼区社区公祭的黄震昌老人说。

      叶正生介绍,南京从2010年开始推行社区公祭活动,全市累计已有数万名居民参加,以这种文明祭扫方式缅怀英烈、感悟生命。社区公祭不仅能有效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也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悼念亲人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除了常规的文明祭扫,这些年清明祭扫方式更趋多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通过“网络墓园”、“云祭扫”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

      据悉,作为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网上祭祀近年来逐渐兴起,这种祭祀方式借助网络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中的纪念馆“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因而受到一些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比如,雨花功德园网上纪念馆已有近千人,访问量最大的一个纪念馆达到200万次。2014年,该园尝试在墓碑上建二维码,目前已经有70多个墓碑贴了二维码。

      另外,目前还有很多祭祀网站,只要注册成为会员,按照提示可为亲人建立一座永久的网上纪念馆或网上墓地。在网上祭拜,可以选择点歌、上香、点蜡、烧纸、上供、献花、祭酒等方式,还可以发表留言、祭文、上传相片。

      在南京,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文明殡葬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市民所认同。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