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叠山”惊艳南京周矩敏用水墨画表达幽默

30.04.2015  10:08

 

  周矩敏水墨画作品《乡曲

  

  昨天上午,“片石叠山记——周矩敏水墨画作品展·南京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正式开展。该展是继去年中国美术馆首展后的巡展活动,将持续到5月10日。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苏州国画院原院长、“新吴门画派”领军人物周矩敏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共105幅,包括民国园林人物、当代人物、欧洲写生、西藏风情、大师造像五大系列,集中反映了周矩敏从艺40年来的意趣追求。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 秦怀珠摄

  人画合一:书卷气浓郁,展现江南味道

  本次展览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主办。在开幕式现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高云,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周京新,都对周矩敏的参展作品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周矩敏的画,有鲜明的个人面貌,画里充满情趣,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精彩。

  画展现场,江南时报记者发现,在周矩敏的作品中,民国园林人物系列以民国布衣先生入画,洋溢着一种沉淳老派的怀旧情趣,民国布衣文人游弋于江南园林中或品茗、闲钓或弈棋、读书、雅集,透露出淡然生活,泰然处世的精神追求;当代人物系列则关注现实民生,切入当下社会生活,通过趣味诙谐的画面人物构成的故事情节,讥讽低俗时弊,或辛辣抨击腐朽陈规,阐发自己对善恶美丑的好恶,使画里画外凝结着超乎绘画本身的思考与见地;西藏风情系列打破了时空限制,恣意奔放;欧洲写生系列用笔墨色彩的交错变化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情绪节律;十余幅2米4高的20世纪美术大师造像,更是为这次展览增添了全新内容。

  正如朱永新曾说的:“心静而敏,如果没有画家自身内心的宁静安谧,从容不迫,就不会敏锐捕捉到那些诗意,也无法画出那般的自在。”在观赏周矩敏五个系列作品的同时,记者也和周围的观众一同感受到了画作中扑面而来的浓浓的书卷气。即使是不会画画的人,也能感受到作品中那独特的江南味道。“一张画的气质很重要,它是与画家气质相合的,而矩敏多年来的修行,已经养成了一副纯正的气质。”高云在画展现场说道。

  题材语言合一:用绘画来表达幽默,画里充满情趣

  作家用文字说事,画家用画笔忬情。周矩敏认为,画家的画笔应该对社会充满感情。他说:“如果一个艺术家不关注社会,就如同入宝山而空手归。以前我们认为,体验生活就是要去边远地区、农村,实际上所谓生活就在你身边的丰富世界。

  在他现代人物系列中,一件悬挂在展厅右手边的《乡曲》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驻足,尤以男性观众居多。他们在画前凝神观看,仔细咂摸,有的甚至笑出声来。然后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与画合影留念。这幅周矩敏创作于2013年的作品,画面主体是一位听着音乐、嘬着小酒、捧着腮帮、坐在藤椅上,眯眼享受生活的老人。他右脚边放了个痰盂,左手边有把蒲扇,膝盖上放了本书,右手边的一个木头架子上放着一台老式留声机,一个青花瓷的酒壶就搁置在木架的边角上,仿佛一不小心就会随时掉到地上,一只小白猫正站在老人的左脚边,与老人的衣摆“奋斗”着……“这种朴实美好的日常生活,就是百姓心中的桃花源。”周矩敏说,人天生都有幽默感,只是他的幽默感是用画来表达的。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