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府恍若隔世“穿越照” 带您在时空中“百年漫步”

11.11.2014  11:57

■小窍门

怎么拍好穿越照?

卡片机好拍,透视景深是关键

这种照片配合实景的拍摄方法有很多内容可以设计,可以是历史人物和现代场景的宏达主题,也可以是家乡建设变化,更可以是一家人与老照片合影。想要把照片完美地“”入场景中,除了站的地点要类似,还需要揣摩一下,拍摄时用的焦距。由于老式相机很少有复杂的焦段,基本可以将焦距预想在24毫米到50毫米左右的区间。然后只要不断变换人与照片、与景色三者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不过要想找到完全复原当年的完美透视角度,还需要拿着相机来来回回寻找上一段时间,用一些主要的柱子、房檐作为参照物就更为方便了。

除了透视重要,拍摄时的景深也要掌握,扬子晚报记者发现,使用专业相机拍摄起来反而有些难度,因为单反相机相对景深较浅,用照片对焦景色就模糊一片,而用景色对焦照片就看不清楚。只有将光圈开至最小,才能最大地将两者都拍清楚一些。而相比之下,手机、数码卡片相机的大景深则在这里体现出来了,不需要做过多的调整就能将前景、背景都拍得清楚。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1898年

西花园石舫图揭开“不系舟”秘密

西花园是总统府内景致特别的一处花园,也是年代最为古老的一片区域,可以数到明清年间。西花园是两江总督署花园,乾隆时期的两江总督尹继善颇为风雅,在此建造一座水上书斋,自得其乐。1751年,尹继善为了迎接乾隆二次南巡,将江宁织造署西部扩建为乾隆行宫,并把总督署花园改为行宫花园,又将水上书斋重新修葺为石舫。乾隆到南京,看到石舫,非常喜欢尹继善的创意,欣然提笔“不系舟”。1898年拍摄的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不系舟”地下的奥秘。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然而,由于袁世凯等人的威胁,孙中山被迫于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这栋黄色的西式洋房也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院子的中间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雕像。

1946年5月

蒋介石在总统府检阅仪仗队

国民政府迁都之后,汪精卫在此成立了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傀儡政权。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16日,伪国民政府宣告解散。抗日战争结束后,重庆的临时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宣布将于5月5日“凯旋南京”。还都南京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总统府宽阔的走廊如今每天游人如织,朱红色的梁柱和参天的绿树见证着历史。

1947年4月

国民政府召开国民会议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在总统府中可能有些冷门,在子超楼的三楼会议室内,会议室几乎完整保留了1947年的样子。当时依据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国民政府进行改组,容纳其他党派成员进入国民政府,改组后的国民政府成为“多党之政府”。如今,这个屋子内的桌椅陈设都完整地展现了当年的面貌。

1948年

蒋介石在总统府接见外宾

这张拍摄地点很多人可能都在各种历史书上多次看到过,这是总统府中轴线走廊上与宾客合影专用的,五级台阶配合西式建筑的扶手,整个门廊的造型非常“洋气”。1948年5月20日,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主席一职改为总统,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而如今这里成了总统府内最拥挤的区域之一,因为这个不大的台阶每时每刻都有不少游客竞相与它合影。

1949年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有名的图片之一,4月23日深夜,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4日凌晨,解放军先遣部队将红旗插上了“总统府”的门楼上。总统府的门楼从清末至上世纪40年代经历了数次改变,但是1949年时的门楼直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里也成为所有游客来到总统府必定会拍照的地方。不过当年拍摄的角度在哪里呢?应该就在门楼右下方仰头拍摄的。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