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首次写入国际家庭日主题

20.05.2015  16:53

今年,联合国将“促进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及儿童权利”定为国际家庭日的主题,首次把性别平等写入主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公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依赖于支持妇女及儿童权利的公平法律框架和社会规范。在现代家庭、社区、社会和国家中,绝不允许存在不给所有人平等权利并压制妇女及儿童权利的歧视性法律和做法。

潘基文呼吁人们下定决心改变支持男性控制妇女、强化歧视和阻碍消除暴力侵害家庭弱势成员行为的法律及社会规范。

值此国际家庭日之际,为倡导更多的家庭成员关注性别平等并身体力行地付诸行动,近日,北京市妇联主办了2015年“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活动”,此次活动以“美丽田园·幸福家园”为主题,由北京市妇女国际交流中心、房山区妇联等联合承办,邀请了来自42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外交官家庭、在京外国专家家庭代表以及首都家庭代表近800人参加。

北京市妇联主席马兰霞在活动致辞中谈到,每年5月,北京市妇联都会为生活在北京的中外家庭搭建交流、欢聚的平台,增进彼此理解,促进中外融合,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北京增添魅力与色彩。与此同时,2015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20周年,北京市妇联希望利用此次纪念国际家庭日的契机,倡导更多家庭成员关注性别平等并身体力行地付诸行动,也希望集家庭之合力,共同关注气候、水资源、土地等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在现场,除了丰富的活动体验,还特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发起“He  for  She”寄语活动,众多中外家庭都在现场留下了他们对环境保护、性别平等的思考与祝福。

1989  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确定其主题为“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其铭语是“在社会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体制”。

此后联合国有关机构又确定以屋顶盖心的图案作为“国际家庭年”的标志,昭示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国际家庭年的宗旨是提高各国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各政府机构制定、执行和监督家庭政策。

1993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又作出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设立“国际家庭日”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加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国际合作。

相关链接

历年国际家庭日主题

·  2015年:促进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及儿童权利

·  2014年:家庭事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家庭年20周年

·  2013年:推进社会融合和代际团结

·  2012年:工作与家庭——两者兼顾

·  2011年:面对家庭贫困和社会排斥

·  2010年:移徙对世界各地家庭的影响

·  2009年:母亲和家庭:变化世界中的挑战

·  2008年:父亲与家庭:责任和挑战

·  2007年:家庭与残疾人

·  2006年:变化中的家庭:机遇与挑战

·  2005年:艾滋病毒/艾滋病与家庭福祉

·  2004年:国际家庭年十周年:一个行动框架

·  2003年:筹备2004年国际家庭年十周年纪念活动

·  2002年:家庭和老龄化:机遇与挑战

·  2001年:家庭和志愿者:建设社会凝聚力

·  2000年:家庭: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  1999年: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家庭

·  1998年:家庭:人权的教育者和提供者

·  1997年:在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家庭建设

·  1996年:家庭:贫穷和无家可归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  1994年: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