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

12.02.2015  18:41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颁发聘书并致新春问候时表示,要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加强对重大经济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那么,总理关心哪些问题,或者说,在总理看来,哪些问题解决了,中国才能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在总理眼里,“如何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加快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成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的‘发动机’,形成新动能;如何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促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如何在完善定向调控中持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是其心之所系的三大问题。

  先看第一个问题“发动机”。

  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首选需要打造新的“发动机”。新的“发动机”在哪里?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而“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成长,离不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汇聚万众创新智慧,才能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使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成长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发动机”,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能”。

  不过,“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成长和壮大需要时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需要各类政策不断扶持和促进,这同样有个过程。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最新公布的1月份经济数据总体疲弱的背景下,眼下最需要的是能迅速提振中国经济的举措。显然,短期内“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很难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有鉴于此,当务之急是平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既要通过“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现过剩但却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优势产能的输出,同时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托底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稳增长而忽视调结构,延缓去产能过程,甚至让僵尸企业赢得更多生存时间,进而挤压有限信贷资源,推升社会融资成本,更不能耽误创新能力的培养,延缓“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成长。这确实是个大课题,但一旦平衡好了两者关系,一旦新“发动机”有了,中国经济也就有了持续增长的推动力,中国经济列车也就能再次呼啸前行。

  再看第二个问题“牛鼻子”。

  改革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的着力点;通过改革,释放红利,也是这轮改革的目标所在。不过,深化改革,千头万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抓住“牛鼻子”。只有找准了突破口,抓住“牛鼻子”,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无论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设立自贸区实施简政放权和贸易便利化改革,还是任重道远的金融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上正在推进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各类改革正在或将要源源不断释放红利,成为引国人翘首、让资本市场兴奋、令国外关注的改革红利效应。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尽管如此,“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而要继续啃硬骨头,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必须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牛鼻子”。这个“牛鼻子”在哪里?就在“重点领域”。只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中国改革才能不断走向深入,只有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了,中国经济才能迎来新一轮辉煌。

  最后看第三个问题“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

  定向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是一成不变,还是不断创新,答案不言自明。去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一直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并在“完善定向调控中持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比如,将基建投资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改变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面貌上,而非简单地投向“铁(路)公(路)机(场)”;比如,实施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创设SLO、SLF、MLF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凡此种种,都体现出中央政府定向调控思路和方式的不断创新。

  不过,“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此相适应,定向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也需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如何创新?答案是“探寻规律,用新视角把脉经济,用新思路拓展新局”。只有不断改变视角,只有在国际国内经济变化的大背景下思考问题,寻求对策,才能“始终把握发展主动权”,才能探寻出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向调控思路和方式。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增长调整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调整了,但经济增长势头不能减;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但经济增长质量不能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各种方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破解难题。三大难题破解了,“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