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学院25个“学生社团”演绎各自精彩

26.11.2014  12:27

 

 

图为速拧魔方大赛现场。

 

 

图为DIY创意大赛成员展示其作品。

 

 

 

随着今年9月常州大学怀德学院首批新生入学,跆拳道协会、爱心协会、牧心营等一批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吸引了广大学生踊跃参与。目前,怀德学院社团总数已达25个,总成员突破1000人。近日记者走近这些学生社团,了解其中的奇闻趣事。

 

魔方社最“烧脑

 

11月5日,一场另类的趣味比赛——魔方速拧大赛在怀德学院举行,8位魔方达人同台竞技,拿着手中18.5cm的小小方块不停地旋转。选手们快速娴熟的手法引得不少学生驻足观看。这是由怀德学院魔方社在靖江校区举办的第一个社团活动。

 

魔方社是以锻炼手部灵活度、锻炼同学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精神为目标的益智竞技类型的社团。”协会负责人龚尧告诉记者,魔方社现有成员97人,个个都是魔方迷。社团主要传播魔方文化,研究魔方还原过程、其中蕴含的数理逻辑及其计算机表现,探讨魔方的制造及改造的相关专业知识。

 

龚尧告诉记者,魔方社作为一个完全新兴的社团,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社团管理经验。魔方爱好者们将最短时间内还原魔方作为日常最主要的竞技项目。“我们协会里粽子、镜面、五魔、133、风火轮、三阶齿轮等各种魔方都有。”协会会员汪旭阳说,一个魔方的变化总数为2.3亿亿,还原一个最简单的三阶魔方平均也要60余步,还原者必须边计算边动手,再加上时间的限制,魔方社成了考验成员脑力的集中营。目前成员们三阶魔方速拧平均水平保持在30秒到1分钟之间。

 

12月1日,由魔方社举办的校园魔方体验展即将举办,成员们将为全校学生展示各类魔方,并表演魔方复原、三阶速拧、单手拧等绝技。

 

英语协会很“疯狂

 

I can do it!”这是李阳疯狂英语的口号。如果你周一到周五早上7:00走进怀德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你会被一波又一波的英语朗读声所震撼——怀德学院英语协会成员齐聚一堂,用他们响亮的诵读声告诉你什么是“疯狂”。“当很多学生还在梦乡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读英语了。这是会员每天必做的功课。”一名成员告诉记者。

 

如果说怀德学院有一个社团敢于承认自己最‘疯狂’,那么当属我们英语协会。”协会会长张伟告诉记者,英语协会于2007年在老校区成立,协会依托常州疯狂英语培训中心,在过去八年间帮助了上千名大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级。每周一至周五早上6:50~7:40早读、周日到周四晚上夜读,这成了每一位合格的英语协会会员的“必修课”。自9月份招募新会员以来,协会已在靖江校区成功招募了120名英语爱好者,成为靖江校区25个社团中较为庞大的社团。

 

协会充分结合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以“三最法”和“一口气法”等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三最法’即‘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一口气法’则是倡导在一口气的时间内说出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张伟告诉记者,协会将会延续在老校区的传统,陆续将英语话剧节、感恩节庆典等经典活动带到靖江校区。

 

变废为宝”的DIY创意社

 

11月6日~7日,校园DIY创意大赛在怀德学院举办。凝聚着参赛选手创意精髓的16个作品争相亮相大赛。纸质书架、纯手工布织挎包、纸质仿真冲锋枪等各种作品吸引了一大批观众驻足围观。

 

DIY创意社主张激发会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零零散散的碎布边角料都可以再利用。”协会负责人潘洁说,DIY创意社现有成员76人,每周五晚的集体活动,都成了会员们的“创意大比拼”。丝带剪成发饰、扁平的A4白纸变为立体战斗机、碎花布变废为宝“化身”手机套、笔筒……

 

自开学至今,创意社已组织创意活动十余次,成员们通过奇思妙想的DIY出来的作品已超过百余件。

 

随着圣诞节日益临近,DIY创意社成员们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制作圣诞树、彩饰以及手工礼物,努力将怀德学院的平安夜打造成一个妙趣横生的“奇幻夜”。

 

接地气”非骑行社莫属

 

如果说有一个社团欣赏过的靖江美景最多,那么当属怀德骑行社。11月15日,2014“迈能杯”靖江首届环明湖自行车公开赛在靖江牧城生态园明湖赛道开赛。来自怀德骑行社的6名成员与180余名骑行爱好者现场角逐,年轻成员们的最好成绩锁定在小组赛第五。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骑行社的小伙子们表示并不遗憾。

 

我们还与靖江本地的先锋单车俱乐部合作,邀请他们当我们的导师,带领我们去靖江各地,了解风土人情。”骑行社负责人邵天一告诉记者,细数下来,骑行社的成员们已深入团结、侯河、马桥等靖江的各个乡镇,俨然成了半个“靖江通”。

 

11月29日,怀德骑行社将参加由靖江本地夫妻举办的“单车”婚礼,当一回热心的学生“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