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冷忽热 呼吸道疾病患者较平时增加三成

25.03.2016  10:32

春季气温多变,乍暖还寒,稍不注意就容易患上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昨天,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3月份以来,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因呼吸系统疾病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比平时多出了三成,门诊常见于普通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哮喘等。

 

早晚温差大忘添衣 六旬老人患上肺炎

 

家住靖城街道的刘大爷今年60多岁,前几天他因咳嗽不止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得了肺炎,随后住院治疗。“中午出门少穿了一件衣服,立马给我颜色看了!”刘大爷说,他患有“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好多年,医生建议他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按时吃药。去年冬天,刘大爷严格按照医嘱按时增衣,饮食清淡,总算平安度过了一冬。

 

刘大爷平时有下午去公园散步的习惯。本月中旬,有几天温度特别高,他见天气闷热,就不想再穿棉袄外出,换了一件稍薄的外套,兴致勃勃地去公园唱戏。当天,刘大爷玩得很高兴,谁知到了傍晚,温度骤降,刘大爷没有带衣服在身边,他边咳嗽边往家赶。到家后,他便出现了气喘、发热等症状,过了几个小时还不见好,晚上十点多,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刘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刘大爷得了支气管肺炎,情况还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因为少穿了一件衣服,导致要住院治疗,刘大爷后悔不迭。

 

呼吸道疾病患者骤增 人医病床处于饱和状态

 

自3月以来,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增加了三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季清介绍,医院近期急诊量比前期增加不少,咳嗽、发热的病人增加,各个年龄层的都有。

 

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刘焰东介绍,医院内科大楼的8楼和9楼都属呼吸科,这两层目前一共住了超过100名病患,近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骤增,病床已处于饱和状态。住院患者以老年人为主,约占八成,大多是肺气肿、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最近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而住院的病人数也有上升趋势。“气温、空气质量、个体免疫能力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刘焰东说。

 

春天除了呼吸道疾病多发,心脑血管、内科等几大科室的病人也有增加。据心内科、脑科医生介绍,3月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与春季气候变化大有很大关系,近来天气忽冷忽热,血管会不断收缩舒张,极易引起血压波动,人体机能跟不上变化,极容易造成心梗、脑梗。

 

提醒:

 

注意保暖 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刘焰东提醒,最近气温下降明显,风大,空气中浮尘、扬尘较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着凉,导致呼吸系统防御能力下降。预防呼吸道疾病,市民要谨记“春捂秋冻”,不要急于脱掉冬装,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寒保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出门戴口罩。

 

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市民,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平时要积极治疗,按医嘱服药。

 

预防疾病发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白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尽量少去一些人流密集的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