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给等外小麦找出路

13.06.2016  12:30

  雨水过多导致夏收添忧愁——

  新华报业网讯 今年夏收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小麦生长期和收获期关键时段连绵不断的雨水,使得不少地区收获的小麦不完善粒超标,多数属于不符合国家收购要求(最低五等)的“等外麦”。这些“等外麦”怎么卖,成了农民的心病。连日来,记者实地调查了粮食市场。

  价格低,民企还是不敢收

  6月10日上午,多云。南京市最大的民间粮食交易市场——溧水区和凤镇沙塘庵村,村里的道路上空荡荡的,一辆运粮车都没有。

  传健粮食加工厂厂长沈传健在厂门口踱步。记者问:沈厂长,今年收了多少小麦啊?

  “只收了三四百吨。”沈传健说,往年他要收2000多吨,三等小麦每斤1.15元左右,比国家最低价低三分钱。今年的麦子质量有问题,收购价格每斤只有0.80元,“就这个价格我也不敢多收,已经收的麦子打算卖给养殖场,还不知道他们要不要。

  “麦子质量有问题,卖给饲料厂总可以的吧?”记者问。

  “现在玉米价格低哎,送到饲料厂的价格每斤也只有八毛钱。”他说,玉米的热量比麦子高,所以饲料厂宁愿进玉米。再说,今年有的小麦连饲料都不能做。

  找到紧邻着的佳禾米业负责人耿晓云,记者问他收不收麦子,他说,往年要收3000吨左右,今年只在5月底下雨前收了不到200吨,已经有半个月没收一粒麦子了,因为不合格的小麦面粉厂是绝对不会要的,禽类养殖场也很谨慎。“往年麦收季节,我们村里全是卖麦子、收麦子的车子,今年整个不见了。

  10日下午4点,溧阳市社渚镇周城集镇,集镇边上一条河里停了一艘船,岸上的麦子通过传送带卸到船里。一位从安徽省郎溪县运麦子过来的农民刚刚把麦子卸完。“麦子多少钱一斤啊?”记者问。“六毛七。”他说,就这价格郎溪本地还没人收呢。

  收购等外麦的是社渚粮食经纪人杭发明,他说,做这行十七八年了,麦子质量这么差,他还是头一次遇到。“已经收了2500吨。”他说,价格平均每斤0.68元左右。这些等外麦是福建、广东老板要的,用来做食用酒精,收了麦子直接用船运到靖江接驳给他们。“我找到了下家才收的,别的地方都没人敢收了。

  愁销路,种粮大户叹苦经

  10日上午,记者走进溧水区和凤粮食储备库时,见到两位愁容满面的种粮大户沈金水和程圣晓。

  “2000多亩麦子基本收获了。”沈金水说,去年秋收时连续阴雨,稻子收晚了,麦子迟播了一个多月,加上今年麦子抽穗和收获期不停下雨,亩产只有二百四五十斤,而正常年份有六七百斤。“不算土地流转费,一亩麦子的成本就是490元。”他说,可是今年收获的麦子质量差,要是按每斤0.80元卖掉,每亩要亏300元。“愁的是,就是按照这个价格也卖不出去啊。”一边的程圣晓说,他种的麦子产量高一点,每亩能达400斤,但一粒麦子还没卖出去。

  粮库负责人芮必圣说,老沈和老程的麦子收获以后,粮库就取了样检测,发现麦子因受病虫害影响,不完善粒严重超标。国家规定三等小麦的不完善粒不超过8%,二等不超过6%,可是,他俩的麦子不完善粒高的竟达99%,低的也有61%,是等外麦,粮库是不能收购的。到10日为止,粮库只收了30吨合格小麦,而去年同期已经收了一万多吨了。“估计本地16万亩小麦中,等外麦要占到80%以上。

  按规定,国有粮库是不能存放等外麦的,考虑到老沈和老程的实际困难,粮库与他俩签了协议,暂时替他们保管麦子,等麦子销售后再对粮仓消毒。“问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芮必圣说。

  10日下午,溧阳市社渚镇种粮大户刘迎美对着自家仓库里堆放的20多万斤麦子,深深地叹了口气。“产量低不说,问题是麦子质量不合要求,卖不出去啊。”她说,去年稻子减产,今年麦子又遇到灾情,可是土地流转费一分不能少,她真的感到撑不住了。

  动起来,给等外麦找出路

  “我想提两条建议。”芮必圣说,一条是,从政策层面来说,能否对等外麦再分等,如质量符合做饲料的标准,能否允许国有粮库收一部分、自行消化?另一条是,能否请保险公司尽快启动保险理赔?他说,前不久溧水区的种粮大户已将灾情报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到现场拍了照,但至今没答复。种粮大户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多数要在6月30日以前结清,等外麦卖不掉,理赔又没着落,他们怎么出得起流转费啊。

  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为了给农民的等外麦找出路,苏南已有很多地方动起来了。6月3日,苏州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本着为农民分担、为农民解难的责任意识,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定价,不得压价,在可能情况下让利于农民;有条件的地方要帮助农民通过整理提等升级,减少经济损失。6月7日,无锡市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粮食、财政、农发行相互配合,组织好等外麦收购,对收储所需资金予以支持。溧阳市粮食局局长汤敏骅告诉记者,该市决定对等外麦进行协议定价、专仓收购、单独存储、定向销售,解决等外麦销路问题。

  记者了解到,6月中旬,苏中地区夏收进入高峰,6月20日左右,苏北地区也将大面积收获夏粮。根据目前调查,苏中地区小麦不完善粒超标现象也比较普遍。省粮食局日前发出的紧急通知中提出,各级粮食部门要带着对农民兄弟的感情,主动服务卖粮农户、对接种粮大户,预约收购、上门收购;主动组织国有粮库专仓收储等外麦,鼓励饲料加工企业、工业用粮企业入市收购,帮助农民联系销路,缓解售粮矛盾。本报记者朱新法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