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南通菜市场“快检室”明年全覆盖 20分钟,揭开农产品“真面目”

21.12.2016  12:37

      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猪肉是不是“注水肉”、鱼虾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成分……“菜篮子”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南通各个农贸市场配建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只要二三十分钟,消费者就能得到答案。

      1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崇川区的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这里是南通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了市区八成农副产品。

      在通农物流中心核心区域,新建了一座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8:30左右,记者来到实验室时,检测员顾明明已和另外10名同事在忙碌。

      “通农物流中心全天营业,检测员24小时轮班。每天早上8点,同事会挨个从各大摊位随机取样,进行农药残留抽检。”顾明明一边介绍,一边检测。在他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西芹、文蛤菜、茼蒿、莴苣、生菜等蔬菜样品。取1克菜叶加入缓冲液浸泡,然后放入振荡箱中2-3分钟,取出后再提取150微克,加入显色试剂,反应10分钟左右,放入农药残留检测仪等待结果。如有不合格的,再拿样品到旁边的“气相色谱室”和“液相色谱室”复检。顾明明很快就检测出青菜中的农药残留,结果显示全部“合格”。

      “整个操作过程在20分钟到半个小时,一次最多能够检测28个样品,方便快捷。当检测数据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上传到‘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公示平台’。”顾明明说,白天,检测员要对蔬菜瓜果进行检测,晚上则要检测水产鲜肉,单是蔬菜一项,检测员们每天就要检测600批次。

      “检测中心一开始只有200平方米,去年扩建,政府出资近300万元添置检测设备、采样车等配备,光农药残留检测仪就增设10台,目前有30名检测人员和辅助人员。”该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朱华说,改造大幅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及时性和科学性,这里的检测规模全省领先。

      除了批发中心,南通各个农贸市场都有“快检室”,监管检测遍及全市。距通农物流中心20公里外的港闸区永兴菜市场,是今年4月新建的一家农贸市场。走进市场,右手边就是随菜市场同步建设起来的食用农产品快检室。

      记者看到,快检室按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装修,实验台、样品柜、视频监控等一应俱全,并配备了功能齐全的食品安全快检仪器等。这里的所有检测人员都进行过专业培训。快检室外面是触摸显示屏,滚动播放检测结果。

      “农贸市场开门营业,我们就上班。9点前基本上能完成检测。整个菜市场有110个摊位,每天检测30个批次。”检测室负责人说,该检测室的品种基本覆盖农贸市场销售的肉、蔬菜、水果、海产品、水产品、干货类食品及现场制售食品、散装食品等,检测项目主要是农药残留、抗生素、肉类水分、违禁化学品等。记者翻看检测报告发现,当天,B71摊位的商户王宝成,有6斤扁豆不合格,被要求下架销毁。

      蔬菜摊主顾振新是港闸当地菜农,经营着十几种蔬菜。他说,建立快检室以来,他的菜没有一次不合格。正在买菜的陈大妈家住附近的永和家苑小区,几乎每天都来这个市场买菜,看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成了她的一个习惯。

      “目前快检室场地由菜市场提供,设备、试剂都由政府统一采购,但人员仍然需要市场自行招聘配备。未来,我们将全部推广第三方检测机制,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南通市食药监局办公室主任倪海荣介绍,本月开始,部分快检室将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通过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检测、农贸市场自检、监管部门联动快检、实验室法定检测这‘四道关口’,对食用农产品严把‘安全关’。”南通市食药监局局长戴辉说,目前,南通市区共有60个农贸市场,其中50家农贸市场建设了快检室,预计明年上半年实现农贸市场快检室全覆盖;未来5年内,该市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都将建有食用农产品(食品)快检室,确保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本报记者 付 奇

                                                                                                                                (新华日报,2016年12月21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