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拯救马群珍贵南朝石辟邪

10.04.2016  09:56

  记者探访:待周边地区拆迁完成后,将建健身公园及景点

  相关部门对石辟邪已有保护规划。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狮子坝村,因南朝文物石辟邪而得名。这里的石辟邪曾经是村民眼中的“镇物”。可如今,在村子大面积被拆迁后,这一带留下了大量废墟,而南朝辟邪的命运也不容乐观,遗落在荒野,长期“泡澡”水塘中,现状堪忧。不过记者了解到,这里以后围绕文物建一个健身公园。

  现状石辟邪泡水塘,四周杂草丛生

  狮子坝村靠近沪宁高速500米左右,沿着南京城东新修S122道路便可直达。如今村子早已拆迁留下了大量废墟,而要找到南朝辟邪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在废墟里七拐八绕,才能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里见到这尊石辟邪。

  这尊南朝石辟邪栖身在一处六角形低矮花坛内,花坛类似一个小水塘,塘内一片污水杂草,而石辟邪正在里面“泡澡”。在它周围,有一个低矮围栏,是用砖头跟水泥砌起来的。其中两边已经碎掉,留下两个豁口。据介绍,这尊石辟邪长1.54米,残高1米,腹围约1.3米,由于长期浸泡水中,风化剥蚀,身上有些裂纹,它的样貌已经模糊不清,尾部、角部、眼部已残,基本看不出任何的纹饰,只能看出大概的轮廓。

  石辟邪旁边竖的一块石碑上写着“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并标明这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时间是2006年。

  部门将以文物为中心开发建设一个小型健身公园

  文物为何浸泡在脏水中?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该文物负责单位南京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座石辟邪属于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由他们文物科管理负责。对该文物这几年为何总是泡在脏水中,这名工作人员说,由于该文物所在村落已被拆迁,而拆迁时遗留下来的大量建筑垃圾破坏了该地区的下水系统,导致石辟邪池内无法正常排水,所以每次降水该花坛内部都会积水,久而久之就会有绿藻杂草丛生。但是每次集中降水过后他们都会清理,平时也会以季度为单位,对该文物实施定期除草和检修。这次因为南京的雨水还没完全过去,等几天后他们会立即前去处理的。

  不过,这名工作人员还介绍,对于石头这种材质的文物来说,有时候泡在水里或许比裸露在外更能起到保护作用。“因为这尊石辟邪最初被发现时就是浸泡在河水中的,水对其有一定的养护作用,如果经常裸露在外其实更容易风化。”该工作人员解释说。

  既然附近村落都已基本拆迁完毕,那么这尊文物将何去何从呢?据栖霞区文物科负责人介绍,由于这尊文物的不可移动性,等到该地区拆迁工作全部完成,土地进行转让时会与土地开发商协商,将以这尊文物为中心开发建设一个小型健身公园,对南朝石辟邪加以保护的同时,也将在这里修建一个景点,成为市民游玩的地方。

  调查初宁陵麒麟石刻周边环境堪忧

  有考古专家认为,狮子坝村南朝石刻和宋武帝初宁陵石刻时代相仿,所以曾经就两处石刻做过一些比较。但如今初宁陵麒麟石刻周边环境也很堪忧。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位于南京市东南麒麟门外麒麟镇的街道两侧,是已经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南朝陵墓石刻。南朝石刻初宁陵麒麟,单角麒麟和双角麒麟,隔着小街相望,目前都被一个栅栏围着,偶尔会有人过来拍照。其中,路西侧的单角麒麟,独角不见了,额部也是残缺的。但腹侧的浮雕双翼依然能分辨出,十分精美。东侧的双角麒麟,头部较完整,目瞪口张,穿越千年依然能感觉到它的威风凛凛,但身体部分开裂得较厉害。周边环境据观察依然堪忧,一是露天环境加剧麒麟风化;二是栅栏低矮,容易翻越,周边杂乱;三是石麒麟紧贴着龙其线,不少渣土车和工程车以较快车速来来往往。据悉,渣土车不小心撞倒路边文物的事情,在南京就曾经有过。

  最著名萧景墓神道石刻已环境出新

  位于南京栖霞大道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景墓神道石刻,曾长期被泥泞菜地包围,四周是杂草和积水。日前文物部门对石刻周围进行环境出新,种上翠柏等绿植,整洁又不失庄重。

  此次环境出新,由南京市栖霞区文化旅游局以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出资。石刻周围的菜地已经被清除,围绕石刻以及通向石刻的小路两侧还种上了一片柏树和其他树木,整个区域的环境大为改观。接下来,还计划以石刻为中心打造一座景观公园。

  萧宏石刻公园已正式免费开放

  南朝萧宏墓石刻公园,已于去年6月1日正式开放,对市民免费。进入公园后往里走,可以看到,萧宏墓神道地表现存的石刻,有三处被玻璃罩住保护,一只辟邪、一对龟趺及望柱,其中西龟趺的石碑还在,刻着羽人、朱雀、青龙等图案,被称为最精美清晰的南朝石碑侧面雕刻。

  -新闻延伸

  南京现有二十多处南朝陵墓石刻

  六朝石刻多分布在南京、丹阳、句容一带,主要是帝、王侯陵墓的神道石刻,石兽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利爪毕现,纵步若飞,神态威猛庄严。南京现有二十多处南朝陵墓石刻,分布在江宁、栖霞两个区。

  目前,大部分石刻保存较好。保护得好的,有栖霞的萧宏、萧秀、萧憺、萧恢、萧融、萧伟墓石刻,和陈蒨永宁陵石刻。这些石刻有的外面已经建起了亭子保护,有的周围建起了石刻公园,有的设置了摄像头进行监控。江宁的方旗庙失考墓、侯村失考墓、陈武帝万安陵石刻也保护得较好,外面同样有亭子保护。记者卢斌摄影报道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