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名志愿者服务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

14.09.2016  15:08

        2016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正在南京市进行,在赛场入口、看台区、主席台……处处能看到穿着绿T恤的志愿者,他们成了赛场内外一道独特的景致。本次比赛共有161名志愿者全程服务,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八成是在宁大学生,其余还有企业职工、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女士们,先生们,在刚刚结束的青年男子1万米积分淘汰赛中,第一名是……”前天,标准流畅的中、英、西三种语言播报在青奥体育公园轮滑场响起,其中西班牙语播报是南大金陵学院大四学生刘晓婷。

        轮滑在南美洲盛行,所以此次比赛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刘晓婷告诉记者,做赛事志愿者是上大学以后就有的梦想。9月9日,刘晓婷得知组委会把自己安排在播报岗位,有些意外。“因为一起工作的中文、英文播报都是专业的裁判老师,而且时间很紧张,所以觉得压力特别大。”刘晓婷说,当天,她立即找到英文裁判和播报,跟他们沟通学习,把专业的词语记下来,再反复背。

        比赛时,刘晓婷和其他两名播报员主要负责播报检录、比赛规则、比赛成绩、裁判的判罚、颁奖典礼以及各种通知等内容。“第一天播报时很紧张,不断提醒自己淡定、掌握好节奏。”刘晓婷说,首场播报非常顺利,接下来的几场表现得越来越好。裁判长恩佐多次夸奖她:“Good  job(做得好)!”

        退休大姐终圆志愿者之梦

        今年51岁的徐存玲是南京市一名退休人员。她笑着告诉记者,她是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跟这些孩子们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徐存玲想做志愿者的心愿在青奥会时就埋下了。“当时我还没退休,没法一下子请那么长时间的假。”徐存玲说。

        这次比赛,徐存玲被安排在志愿者之家,这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虽然有空调,白天还是非常闷热。徐存玲主要负责巡检空调等电器设备,保证它们正常运转。比赛中场休息时,她要立即去给场内志愿者送水。从早晨7点到岗,一直忙到10点才离开。“累并快乐着,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特别体验。”徐存玲说。

        东北小伙不远千里来宁做志愿者

        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小伙子张达是竞赛运行组的一名志愿者。“我每天需要把训练日程、竞赛日程、各种比赛成绩、班车表以及各种通知送给各代表队、技术官员办公室。”张达告诉记者,此外,他们还要帮助各国运动员们解决各种难题。比如,昨天上午,一名葡萄牙运动员背后的号牌突然丢失,张达立即找来布料,给他临时做了一个号牌。

        张达是云南艺术学院研一学生。为了做志愿者,他特地向学校请了假,暑假结束后就从东北飞到南京。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