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志友纪念林将第二次搬迁 新址位于西天寺

08.04.2015  17:50

  

  纪念林前是铺着石板的小广场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南京雨花功德园门前的一处小坡上,立着一块“南京志愿捐献遗体者纪念林”石碑。这块碑是9年前从栖霞山红景园搬来的,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一位已逝志友的家人钱先生听说,今年,纪念碑又将搬到西天寺。“这样搬来搬去,合适吗?”面对钱先生的疑问,昨天,南京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已在西天寺建起一万平方米的纪念林,而且是做了长远打算的。

  南京志友纪念林

  1996年10月3日,南京成立全国第一家捐献遗体志愿者的群众组织——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为表彰捐献遗体者的无私奉献精神,2001年9月29日,南京志愿捐献遗体者纪念林在栖霞山红景园落成。2006年8月,在雨花功德园的全力支持下,纪念林从红景园搬迁到现在的位置。

  疑问

  志友纪念林为何搬来搬去?

  “我父亲是12年前因病去世的,起初,每年清明我都会到红景园的纪念林悼念他老人家。后来,地点换成了功德园门前的这个角落。”市民钱先生说,这个清明节,听其他志友家属说,纪念林又要搬到西天寺。“现在的纪念林面积小,环境也不怎么样,这次不知道又要搬到什么样的地方?

  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这处小坡前,找到了“南京志愿捐献遗体者纪念林”石碑。石碑紧邻花神大道,背靠一家酒店。虽说是纪念林,但这里面积局促,并没有栽多少树,碑前是一块铺着石板的小广场。

  由于花神大道上有车辆来往,比起一些安静的墓园,这里显得有点嘈杂。石碑上方,还挂着2015年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公祭仪式的横幅,两侧的地上,卧着十多块刻有已逝志友名字的碑。碑的周围散落着祭奠用的菊花和少量垃圾。

  愿望

  希望长辈的名字刻在安静的地方

  父亲、母亲同为志友的张女士,也关注到了纪念林要搬迁的消息。“我父亲2012年去世,捐献遗体后,名字刻在纪念林。2012年、2013年,我和母亲都参加了公祭活动。”张女士说,第一次找到纪念林的时候有点失望。她认为,虽然父亲生前一直秉持“死后不占活人地方”的观念,但既然建起纪念林,就应选择永久性的地方,让逝者“入土为安”。“作为后代,我不需要多么隆重的祭奠仪式,只想长辈的名字刻在安静的地方。

  市民刘先生一家连同他自己,一共有7位志友。提起志友纪念林,他说,起初纪念林在红景园,环境还不错,但是交通不便,后来搬到功德园,也算是“没办法的办法”。“西天寺已经建了新的纪念林,听说5月8日就要从功德园搬过去了。”刘先生表示,大家对志愿捐献遗体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他认为,捐献遗体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之前经历一些困难,是可以理解的。

  回应

  新址在西天寺面积达一万平方米

  记者查询获知,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成立之初,曾提出“三不两献一育”: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接受花圈挽联、不用骨灰盒建墓土葬;捐遗体供解剖、献器官供移植;骨灰用于植树造林。2008年,应志友家属们的要求,红会为已故志友举行立碑刻名仪式。

  针对志友家属关注的纪念林再次搬迁问题,昨天下午,南京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士表示,这次搬迁,是应志友家属们的要求。作为经办单位,他们重新在西天寺选址,新建起一万平方米的纪念林,供家属们祭奠亲人。

  该人士解释,之前纪念林所用的场地,是借用的。现在,西天寺的新纪念林用地,是划拨给红会的,他们是做了长远打算的。不过,该人士表示,由于天气原因,志友家属所说的新纪念林5月8日启用这一消息,暂不确定。(付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