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男生心跳呼吸脉搏骤停 各方接力抢救挽生命

25.02.2016  17:31

  昨天上午,无锡一名初三男生在操场上意外晕倒,心脏、呼吸和脉搏骤停。幸运的是,经及时抢救保住了生命。

  操场上突发“猝死”事件

  昨天是新学期的第三天,上午9点多,是新吴区某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昨天的活动是在操场上慢跑。刚跑完一圈多,一名初三男生突然晕倒。

  该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回忆:“看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很紧张,好在校医和体育老师都在操场上,看到有学生晕倒,我们立刻拨打了120,然后开始做一些紧急处理。

  参加抢救的体育老师顾老师介绍:“在做紧急处理时,这名男生已没了呼吸和心跳。他的手脚冰凉,眼睛没有反应,掐人中也没有用,而且脉搏也摸不到。我们不停为他做心肺复苏,直到120的医护人员到场。

  接力抢救挽回生命

  几分钟后,120的医护人员带着急救设备到达现场,进行按压、插管、除颤、用药等一系列的抢救,孩子的心跳、呼吸和血压逐渐恢复。并在心跳、血压等逐渐平稳后,被送往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从接到通知到抵达现场,也就几分钟,当时孩子的心跳等指数还没有恢复”,120急救中心的徐医生透露,“又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他的呼吸、心跳、血压才慢慢恢复”。

  中午11点左右,记者在人民医院的抢救室见到了该男生,他身上插着管子,仍处昏迷中。不过医生介绍,病人的情况已稳定下来,心跳、血压等已恢复正常。男生的母亲和老师介绍,孩子的身体一直很健康,看上去也很强壮,无既往病史,而且当天也吃了早饭,不知为何会在课间活动中“猝死”。

  校方反应迅速赢得抢救时间

  在这起意外事件中,事发学校的快速反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据了解,在医学上,在对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过程中,有一个4到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抢救越早,效果越好。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后续的抢救效果则会大打折扣,患者容易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正是校方的及时反应和处理,为120的医护人员争取了时间。“学校的反应和处理很及时,如果没有之前的紧急处理,孩子可能就没了”,120急救中心的医生如是说。

  “猝死”考验紧急处理能力

  近几年来,时常有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新闻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上不少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担忧。

  市120急救中心的徐医生介绍,在锡城,相关的猝死事件并不多见。不过,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就很考验紧急处理能力。

  据悉,该事发学校此前一直较为重视对教职工紧急救护知识的培训,在120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直接参与抢救的体育老师和校医都具备紧急救护技巧。

  因此,徐医生建议,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一定要掌握必备的紧急救护技巧。“一旦身边发生了这类事件,首先是拨打120急救电话,其次是做紧急处理,为成功抢救争取时间。

  -链接:

  如何应对“猝死”事件

  第一步:

  拨打120急救电话

  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打电话时务必简要说明病人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症状、发病时所在具体位置,不要因叙述不清延误专业人员进一步救治。同时,听从120调度人员的指挥,不要轻易挂断电话。

  第二步:

  纠正患者体位

  不要摇晃患者,要尽快将其放置在地上,使病人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身体两侧。若病人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小心转动病人,并使病人全身各部成一整体,转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颈部。可以用一手拖住颈部,另一手扶住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至仰卧位,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颈部损伤。

  第三步:

  尽快做心肺复苏

  解开患者衣领,尽快开始徒手心肺复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位置通俗来讲是两个乳头间中点的胸骨中断略下处,方法是用一手的手掌根置于上述部位,另一手置于其上,两只手平行重叠,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用仰头举颌法开放气道。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还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2次按压30次;而未经心肺复苏培训者可只按压,不必吹气,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