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一年级听听老师的建议

05.09.2015  09:21

  忧学校生活

  

  开学第一天晚饭后,鼓楼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刘老师一直在班级群里解答家长们的各种疑问,直到夜里11点。“这种状况通常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久,直到家长的焦虑渐渐褪去。”刘老师说,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孩子忘带铅笔,家长给老师打了4个电话

  课间,任教于一所小学一年级的赵老师回到办公室,拿出手机——四个未接来电,三条短信,三条QQ留言,都来自同一位家长。仔细一看,“老师,我家孩子忘带铅笔了,我送过来啦,就放在门卫。”“没带铅笔有没有影响孩子今天上课啊?”“家长应该知道,每个班会安排同学,在第二个课间到门卫统一收取班级物品。就算家长没有送来,老师会帮助孩子解决忘带文具这样的小事,孩子也完全有能力向同学借用。

  孩子校园内活动,家长栏杆外遥控擦汗

  9月1日上午,开学仪式已经结束,家长陆续离场,但一所小学操场栏杆外,依旧驻留着不少家长。“哎,小明,你看你头上都出汗了,赶快擦掉呀。”一位奶奶模样的家长冲着一位胖乎乎的小男孩喊道。看孩子没反应,老人家又挪步到老师的方向大声求助:“老师,你看我家孩子爱出汗,能不能让他少在户外活动啊?

  孩子被妈妈接走了,爷爷怒向老师要人

  “小静前三次都是爷爷接送,第二天下午却是妈妈,说是提前下班就顺路过来了。”因为家长会上见过面,徐老师没任何顾虑,让小静妈妈带走了孩子。“几分钟后小静的爷爷又来了,老人家没看到孩子慌了神,向老师要人,好在手机里存了小静妈妈的电话,及时拨通才平复了老人家的情绪。

  校方给您送建议

  察哈尔路小学先期召开的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校长孙银宝向家长推荐了《心平气和一年级》和《孩子你慢慢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听听老师的建议。

  1 、明确孩子已是小学生

  别担心孩子这个有困难,那个学不会。小学不再是幼儿园,也别在工作时间向老师提出太多生活上的要求。

  2、及时阅读校方通知

  学校发放的《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小学一年级新生习惯培养要求》,说明家长所要做的准备,督促家长帮孩子形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类通知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

  3、信任学校信任老师

  目前学校都要求年级组统一课件,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试卷,不存在教学快慢和挑老师。

  4、和孩子交流一天表现

  放学时引导孩子有顺序地将全天生活表述出来,既能了解孩子学校生活,同时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5、家庭成员信息互通

  家庭成员之间及时互通,避免同一问题重复问老师,或是理解不同、误会而带来麻烦。

  6、适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不包办,也不要突然放手。比如有的孩子书包总是一片狼藉,家长骄傲地解释“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在新环境中需要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7、多给孩子正能量

  家长对教学等有疑惑,可私下找老师,或夫妻之间单独讨论,别在孩子面前爆发,或表露负面情绪,多给孩子正面能量。记者谢婷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