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发布一季度城市拥堵排名 南京从第六降至第二十六名

11.05.2015  07:52

龙虎网讯 近日,国内著名数字地图、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全国45个重点城市拥堵排名中,北京居首,其次为上海、济南、杭州等,南京名列第26名。

而就在一年前,在高德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南京是全国排名第6的拥堵城市。

一年间从第6名降至第26名,变化之大,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称之为“南京现象”。

南京道路拥堵状况是如何缓解的?近日,记者走进南京交管局,就此进行了采访。

数据:2014年—2015年,南京拥堵排名越来越后

2014年一季度,高德地图首次推出中国“十大堵城”排行榜,它是将3亿高德地图导航用户作为数据蓝本,基于大数据计算出来的。

按照正常情况下走完一段路所用时间,来对比在中国各大城市实际所用时间,得出一个比值。比值越高,证明城市堵车越严重。比如平均10分钟走完的路,在某城市需要花30分钟才能走完,那么这个比值即拥堵延时指数就是3.0。

在2014年一季度,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21.74分钟、24.18公里/小时。同年二季度,南京已退出前10名。至第三季度,南京在39个参与排名的城市中已退至第21位,拥堵情况大为改善。在2015年第一季度,南京的拥堵排名还在进一步下降,已降至第26位,全天平均拥堵延时指数为1.48。

与此同时,南京的汽车保有量却在逐日上升。在2014年第一季度,全市共有汽车146万辆;到了2014年年底,汽车保有量已达172万辆;今年3月底,这个数字已升至180万辆。“平均每天都有1000辆新车上牌。”南京车管所一位工作人员说。

建设:3条快速环线形成,新道路分流压力

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南京的交通拥堵情况却大为好转,这是为何?一位交管人士解释,这与城市道路建设分不开。据了解,从2014年至今,经过改造的3条快速环线贯通,南京主城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市民刘先生每天都要奔波于江宁与奥体之间,他住在江宁,单位在奥体,“以前从家到单位可真难走,卡子门立交和应天大街高架从早堵到晚,若遇到有交通事故,一个半小时都走不完这段路。”回忆起那段经历,刘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2014年3月16日,一直横亘在绕城公路上的双龙街收费站撤除,南京绕城公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分流了不少原本从应天大街高架等拥堵路段通行的车辆,提高了南京城的交通通行能力。如今,刘先生从绕城公路上班,虽然路程比原来要多几公里,但只需要四五十分钟就能到达单位。

市民陈女士的上班路程比刘先生近一点,她住奥体,单位在定淮门大街,近9公里的路程陈女士只要20分钟就能走完。她说:“我有时从江东路走,有时从城西干道走,不管是早高峰还是晚高峰,很少遇到堵车。”陈女士口中的江东路和城西干道,均是南京城市快速道路中的一段。自2014年7月这两条路经过快速化改造后全线贯通,大大缓解了城市西边的交通压力,也让南京快速内环的最后一个缺口闭合。

此外,城北快速路于2014年正式贯通,打通了江南环的最后一个节点。目前南京已形成了快速内环、绕城公路和江南环这三条快速环线,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通行。

据了解,在2013年年底,绕城公路日均车流量只有5万,如今,这个数字已达11.7万,增长了一倍多。江南环的车流量也在逐渐上升,这代表着新的交通格局正逐渐形成,各条道路的车流压力也趋于均衡。

管理:多措并举,力保道路通畅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青奥会契机,大力开展城市道路建设,打通路网结构,同时打出了一系列管理“组合拳”,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

为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主城区车流,我市一方面通过停车费的价格杠杆作用,提高主城区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停车费用,并对主次干道违停一律落实“100元记3分”的上限处罚。另一方面,公交优先路网建设加速。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去年全市新增公交专用道12条共65.2公里,主城区纵轴线公交路网全部贯通,河西片区主干道实现公交路网全部覆盖。

此外,交管部门还充分利用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率先在建邺区实现3辆有轨电车和600辆公交车优先通行,当公交车抵达路口时,信号灯会根据路口交通状况,适当延长绿灯时间或缩短红灯时间,方便公交车通行。据了解,目前公交车在建邺区行驶时,平均车速提高15%,交叉口停车次数降低30%以上。

高科技武器”在治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去年,南京交管局还启动了视频巡查机制,依托24个高空监控整体巡视,发现警情再通过1323处地面监控拉近确认,随即调派附近警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排除堵情,有力保障道路畅通。

本报通讯员 宁交轩

本报记者 王茸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