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科普帖真假难辨 消费者不要盲目跟从

25.11.2015  11:20

眼下,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有关养生保健、食品安全、生活常识的科普帖越来越多,这些信息有的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有的让人真假难辨。近日,我市一名消费者因为相信了朋友圈里的一条科普帖,而与商家产生纠纷。

 

消费者陈某近日在滨江新区一家超市购买了30包某品牌的生活用品。陈某看到,物品的外包装上喷码被人为刮除了一部分。她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一条辨别物品真假的“科普帖”,帖子里称“如果物品的外包装上加印的喷码不全,那你买到的就是假货”。陈某找到商家要求退货,遭到商家拒绝。商家坚称产品为正品,并承诺“假一赔十”。无奈之下,陈某只能将此事投诉至市市场监管局新区分局。

 

新区分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产品外包装上的条码末几位,的确有人为刮除的痕迹。该商品供货商表示,喷码系公司内部商品流向追溯码,并非防伪码。随后,执法人员与生产商取得联系,并发函寄去样品鉴定真伪。生产商从包装袋追溯码、产品表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给出了“正品”的回复。

 

执法人员对该经验帖发布者的信息进行查询,发现其为经营日杂用品的商户,非官方组织发言人。市市场监管局新区分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对于朋友圈内发布的经验帖、科普帖,最好要多方求证,不要盲目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