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徒步“丈量”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
中新网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申冉通讯员俞月花)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80年前,有一批国际爱心人士,在南京划出了一块“国际安全区”,于战火中保护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平民;80年后的今天,又有一批来自各国的热爱和平的人们,聚集在这里,重走这段代表着国际和平的“生命线”,感谢当年国际友人的大爱和善良。
当年安全区与现在安全区划分的对比图。 申冉 摄25日,“第二届感恩·南京国际安全区”冬日徒步寻访活动在当年南京安全区范围内举行。300余位中外人士参与了纪念活动,其中包括150余名留学生。
1937年11月22日,正是南京在侵华日军铁蹄下沦陷的前夕,来自美国、德国等国的20多位国际友人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们组建难民收容所,收容了25万多难民,温暖了瑟瑟寒风中绝望的心。
各国热爱和平的人士齐聚南京师范大学。 申冉 摄国际友人约翰·拉贝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在1937年11月22日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下午5时,国际委员会开会讨论成立了一个南京平民中立区。”
虽然这个安全区后来还是遭到日军侵入搜捕,但在那苦寒的冬日里,拉贝、魏特琳等国际友人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给予中国难民无私关怀与爱护。
据此次活动主办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此次徒步活动正是沿着当年南京安全区的路线,途径拉贝故居、中山路251号原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南京大学(原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宁海路5号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南京师范大学(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这条全程约8公里的“战时生命线”。
国际友人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 申冉 摄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国际友人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像机秘密拍摄下日军暴行。
克里斯·马吉如今也是一名摄影师,他告诉记者,“祖父80年前曾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在危难中的南京,冒着生命危险,帮扶了很多难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作为后代,今天徒步当年的南京国际安全区,对祖辈以及当年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表示崇高敬意。”
拉贝居住地方的对比图。 申冉 摄 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与如今南京师范大学对比图。 申冉 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作为幸存者代表也来了,他说,父亲刘宣成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区,也就是今天活动所在地,被日军抓走杀害。刘民生自己也被日军用刺刀刺伤了右腿,到现在还留有伤疤。他满含热泪地说,“今天看到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外国留学生都来参加徒步活动,心里很激动。年轻人生活在和平年代,要好好学习,要知道和平来之不易!”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李卡目前就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他也是纪念馆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他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活动深受触动。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中国人民对战争苦难的深重记忆。(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