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乡土人情暖 文艺育文明

07.07.2020  11:51

  新华网南京7月6日电(王天翊)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形容这些年江苏徐州贾汪的变化,那便是“乡情浓、风俗易、思想新”。

  在基层乡村这个思想文明道德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苏北小城,两次因为其有声有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而“被点名”:2018年,贾汪名列全国首批50个试点县(市)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打头阵”。而在全面小康即将圆梦的今年,贾汪又成为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重点部署的十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行试验区”,肩负起带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的职责。

  都说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易“”难,入耳容易入心难。贾汪偏偏善用“百姓的法子解决百姓的事”。“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走进百姓身边,才能把思想理念传到他们心里。”贾汪区文明办副主任徐立海说。

  “十必联”志愿服务唤醒乡土人情

  在贾汪,新时代文明实践首先唤醒的是乡土人情,凝聚了人心,也拉近了干群距离。

  “近些年村里生活条件好了,人人住上独门独栋的小楼房,平时也是各忙各的,相互走动也少。这要推进乡村治理,开展政策理念宣讲,怎么推?没法推呀。”说起乡村工作的难点,贾汪西大吴村妇联主席常伟深有感触:“人心远,很多工作都不好做,所以我们‘贾汪经验’首要就是要通过志愿服务把人心聚起来。

  近人心,首先便是解民忧。在贾汪,“十必联”工作法成为拉近干群距离,重织乡土人情网的重要手段。

  乡镇干部、党员和志愿者们自愿走到一起,每人对口“包挂”十户左邻右舍,没事常走动,有事倾力帮,尤其是在喜事、丧事、急事、病事等十种重大情形下,必与“包挂”的村民联络沟通,与他们共度难关,创下不少佳话。

  “志愿服务解的都是民众心底的忧。”常伟介绍,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村民没法外出打工,就业成了他们的心病。村里就有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因为家中育有两个孙子,负担很重,急切地想找份工作为家中分忧。可年龄大、技术缺,就业很难。没想到与负责她家的党员干部商议后,村里为她协调了一份保洁工作,为她解了忧。

  同村29岁的孕妇刘丹也遇上了同样的问题。疫情加上怀孕,让她外出打工难上加难。负责她家的志愿者杜盼知道后,便邀请她加入自家的电商工作。刘丹利用闲暇帮帮忙,每月也有2-3千元收入。

  “原先要找她帮忙,会不好意思,但现在好意思了。”刘丹笑着说:“我们现在成了好姐妹,更是‘包挂户’,有事说一声,没负担。

  “‘十必联’志愿服务是为了以情近人,排忧解困,更是为了潜移默化,移风易俗。”西大吴村党总支副书记张雷说。现在,贾汪各地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一方面整合村里的资源,帮助村民们打理家中的红白喜事,另一方面也制定和提出了一套“新风俗”,提倡喜丧从简,杜绝铺张浪费。村民们省了钱,文明节俭也在乡间蔚然成风。

  乡土人情,还换来了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的热情。去年五月,西大吴村创设了村民协商议事会,邀请村民代表们积极参加,共同为村里的大小事务拍案定论。

  在第一次议事会上,便解决了一个累积已久的矛盾——西大吴村40多户跑运输的村民随处停车引发的矛盾问题。张雷说,在村民协商议事会上,大家坐下来好好商议,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这儿的新景象。最终,村里决定建设一块货车免费停车场。现在,乡村道路上干干净净,不再见一辆乱停的货车,货车停进了有监控设备的专用停车场,车主也安心。

  “微传习”见缝插针 文明建设润物无声

  志愿服务是方法,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才是目的。“农村人重人情,往来多了,距离近了,很多工作就好开展了。”贾汪小吴村党总支书记李季说。

  在贾汪,以“四前一后”为时机,“讲、演、问”为方式的微宣讲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又一“法宝”。

  “四前一后” 即是在村民会议前、文艺演出前、广场舞前、电影放映前以及升旗仪式后,见缝插针开展“微宣讲”。

  “宣讲要简明扼要,不然村民听不进去。要形式活泼,多准备点小竞答、小奖品,鼓励村民们积极学习,更要见缝插针,多在‘包挂干部’和村民的日常交流中进行。”李季说。

  在小吴村,开展最多的是广场舞前的宣讲。村里3、4支广场舞队伍,每天都要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门前的小广场来跳舞。文明实践联络员王旭便会利用这个机会,把“姐妹们”拉到一起进行微宣讲。

  宣讲内容既有党最新的方针路线,也有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还有乡里道德模范典型的故事,每天都不重样。王旭说,宣讲一方面是对村民进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也是为村里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铺路”。

  “从前乡里人不懂政策,比如政府征了地,自己应该得多少补偿,比如小孩上学的学区是怎么划分的,心里没有数,难免会有些猜疑,容易引发矛盾。”王旭说,“‘四前一后’开展起来以后,我们就常常给村民们普及政策知识。很多事情,老百姓理解了,就能接受,就会支持,工作就好推进下去。”

  新时代文明实践渗透在活动前后的微宣讲里,更融合在当地文化娱乐创作演出中。

  贾汪马庄是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起笔之地。重视文化艺术,是马庄几十年来不变的特点。

  当地有一支成立于1988年的农铜管乐团,从不被人认可的“地下乐团”,到如今年演出超过200场的专职乐团,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村民们提供惠民文化活动。马庄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举办乡村周末舞会,培养了当地人对乡村文化艺术的创作激情。如今,一台“马庄春晚”,可以海选三天,是远近乡民最喜爱的盛会。

  马庄村原党委书记孟庆喜说:“曾经有人问我,你们吹小号是能吹出票子还是能吹出粮食?我回答,村民们生活丰富了,见闻扩展了,有了高素质的群众,村里的事情也就好办了。我们不为娱乐而娱乐,文化娱乐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文艺为媒,凝聚精神。贾汪耿集的乡贤文化艺术团也始终贯彻着这一点。紧扣实事,他们将党的政策法规和新时代的精神风尚融于文化作品,创造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无论是为了普及民法典而推出的快板《‘中国之治’新时代 人民法典新花开》,还是为了倡导家风的小品《婆婆也是妈》,大事小事,事事都能通过文艺讲述,在群众的欢笑掌声中,让人们有所思考。

  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润物无声,但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回想起当地过往,马庄的孟庆喜和小吴村的李季都笑着说,“这里曾是‘最烂的村’,村民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很多”。人们很难把他们的描述与今天的贾汪联系起来。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推进,贾汪的新农村画卷,还将向着未来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