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模式:军转干部专业培训创新

04.11.2015  13:03
徐州模式:军转干部专业培训创新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中国江苏网11月4日讯 军转安置工作十分重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国防军队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军队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并满腔热情做好军转安置工作。

  古城徐州,是一座英雄之城,也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既是兵源大市(每年入伍新兵4200余人)、驻军大市(驻有2个军级单位、8个师旅级单位、23个独立团级单位),也是一个转业干部安置大市,每年安置近300人。

  近年来,徐州市的军转安置工作在落实政策中不断拓展,在探索培训模式中不断提升。在这片正在争创双拥“八连冠”的热土上,蕴含着转业军人学习进修、创业创新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据统计,2001年至今,全市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4864人,占市级机关总人数的38.6%,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军转干部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徐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只重要生力军。

  国家人社部领导对徐州军转干部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徐州的探索很有价值,注意跟踪调查和认真总结徐州模式。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徐州军转安置培训工作,经过近10年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已成功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培训’之路,较好解决了军队转业干部专业不对口、应岗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2007年被评为全省军转安置“亮点创新工作”。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创新军转培训”的先进典型。2014年5月,徐州市军转办被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授予“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阳光安置,选岗过程全公开

  “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关心、倍加爱护。”军转干部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合理使用、尽其所能,不仅是助推地方发展的战略之举,而且是固我长城、维护稳定的政治任务。

  鉴于徐州市军转干部安置和培训压力逐年增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主导和支持下,徐州近年来主要推行“量化积分、公开选岗”的“阳光安置”。

  据了解,量化积分以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为评价工具,以军转干部档案提供的真实材料为依据,选取军龄、职务及年限、学历、立功、处分及有无边远地区服役等积分要素,按照统一的积分标准,对每位军转干部在服役期间的贡献与表现,进行量化积分。按照军转干部本人的积分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工作岗位。在选岗中,专门邀请市纪检、监察部门和军分区的代表参与全程监督,做到安置办法、安置计划、本人积分、排列名次和待选岗位“五个公开”,有效保证安置工作阳光操作、规范进行,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军转安置指标任务。

  军转干部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其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大都印有鲜明的“部队特色和军人风格”,到地方后大都不同程度存在“军转干部不适应,接收单位难使用”等情况。有些接收部门还对军转干部能否胜任新的工作心存疑虑。据统计显示,徐州军转干部安置专业对口率仅为10%。

  2013年军转干部万立,转业到徐州市信访局接访处任科员,他刚开始信心满满,自觉在部队锻炼多年,回到地方工作肯定能再创佳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后,他觉得所掌握的知识和现在的岗位需要差别很大,干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归根结底就是“专业不对口、知识面单一”。这也许是徐州军转干部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

  面对军转干部安置后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这些昔日军中“强手”,尽快转变成地方工作“能人”呢?“要想干出彩,再立功,必须要入行、懂行、内行,要真正地提高本职岗位能力才行得通。可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这也是组织上送给军转干部的一份最好礼物。”从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孟铁林的一席话中,笔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对口培训,军中强手再充电

  多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把拥军传统落实到对军转干部的培养使用上,自觉从军转干部的长远发展考虑,把对军转干部培训纳入人力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列入“书记、市长工程”,用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讲学习倍加关心。2006年,时任徐州市市长曹新平同志(现任中共徐州市委书记)针对军转干部“专业不对口、适岗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在完成国务院军转办指定教材培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徐州军转干部安置培训,要走“高校专业培训”之路。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专门军转安置领导小组,统筹考虑部队组织、转业干部个人和地方接收单位各方的需求,逐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人社部门主抓,部门合力推进”的军转培训工作新格局。市长朱民2012年到任以来,也是十分关心军队干部转业培训工作,多次指示并亲自协调相关部门合力做好此项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

  为适岗对口培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结合近年来军转安置工作的动态变化,以专业对口为切入点,按照“实现角色转换、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适岗能力”的原则,出台了相关文件,市人社、财政、用人单位通力配合,保证培训时间、培训经费,保障参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从制度上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慎重选择了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全的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徐州医学院等三所高校承办专业培训任务。这些高校为学员的当前学习和后续深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统筹考虑军转干部学员年龄、学历以及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参训人员,开展为期一年带薪全脱产的“专业对口培训”。2007年3月,徐州组织了第一期58名专业对口培训,这批军转干部都是安置到专业较强的部门、级别在团职以下、年龄小于45岁,且无安置岗位相应学历。从此一发不可收,以后是连年开展对口专业培训,连续8年共选送培训军转干部359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

  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根据军转干部年龄普遍偏大的特点和工作岗位不同的专业要求,通过与高校反复协商具体培训事宜,形成较为详细、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充实、方式科学合理。在多方征集军、地、院校意见的基础上,委托高校在12个学院设立了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19个专业。

  因需施教,严肃纪律讲质量

  在军转干部专业培训过程中,讲质量严肃纪律,选专业因需施教。严格落实培训计划,力求实效。

  在培训内容上求“实”。培训前,与用人单位和高校沟通协调,用人单位提出培训需求,高校结合教学实际,遴选出关联课程,经由市军转办、用人单位、高校和学员代表共同商议探讨,最终确定培训课程,从而确保培训课程的实用和管用。

  在课程设置上求“精”。根据院校的对应专业,结合课程学时、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军转干部岗位专业需求相关联的课程,作为培训的必修或选修课,并安排到专业知识较为集中的大学三、四年级上课,既保证了课程质量,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通用。

  在教学方式上“活”。以集中授课为主,把自学、小组交流讨论、社会实践与授课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并且结合当前政治形势和徐州特色,有针对性拓展课程外延,组织学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地了解徐州历史现状、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情况,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增进他们对徐州的了解,激发热爱徐州投身建设徐州的豪情。

  以严格的约束机制保障培训质量。与高校、学员签订“培训合同”,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校对军转干部培训实行学分制、跨年级选修制和专人负责制。参训学员作为“合同约定”的一方,必须严格遵守高校的校纪校规、按时出勤、服从管理,修满学分、考试合格,这样方能取得结业证书。为保障培训顺利进行,市军转办会同江苏师范大学制定出台了《学员考勤管理办法》、《学员考试规则》、《学员行为准则》、《学员证使用管理规定》和《学员课堂纪律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学员,不仅不予以结业,还要自费参加下一年度的培训。

  实施跟踪督导教学。为了解授课教师情况和学员满意度,真实评估培训成效,坚持一课不落地开展“问卷调查”,一人不漏地开展“闭卷考试”。制发“教学评估表”,对开设每一门课程,学员都要从“培训老师、授课内容、实际应用、意见建议”4个方面、13项内容进行评价,了解学员感受和需求,督促校方和授课老师进行改进、调整。课程结业考试与在校大学生要求一致,闭卷考试、严肃考纪,真实检测学习成绩。还建立学员培训档案,专门制定《徐州市军转干部培训档案管理办法》。

  多方共赢,继续求索促发展

  近年来,徐州军转干部进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工作成效明显,这项工作不但得到军转干部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尤其是通过“专业培训”呈现出的专业对口紧、教学质量高、行政管理好、成绩成效优的特点,实现了培训学校、用人单位和军转本人的“多赢”,满意率达100%。并且从根本上扭转了用人单位的疑虑,使军转干部成为紧跟时代需求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门外汉”变成了“行业通”,从让人“不待见”变成了“香饽饽”。

  据了解,徐州军转干部“专业培训”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求索促发展。首先加强培训考核,确保参训人员到课率和课程结业卷面考试,以达到“以考促训”和“宽进严出”的目的。其次是积极探索培训认证,逐步解决培训结业证书“含金量”不高的问题。第三是不断拓展培训规模,并且从今年起将县区军转干部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将有更多的军转干部在专业对口培训中受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给军转工作无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徐州将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主题,进一步拓宽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涵,提升培训质量,努力实现从“适岗培训”到“专业教育”的嬗变,为广大军转干部插上腾飞的翅膀,书写更加辉煌的人生新篇章!王 浩王作金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