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智能巡课系统”成为改变课堂生态的利器

23.06.2015  20:03

      “‘智能巡课’从酝酿到实施迄今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它已经在教学管理、督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4月,对市直属学校26个校区共计921个班级巡课37988节,平均每个班级每天巡课2.2次”。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张德超介绍。在刚举行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上,徐州市展示的“智能巡课系统”被称赞为极具开创性与前瞻性。
  为切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贯彻落实全市“学讲计划”精神,2014年,徐州市秉承新课程理念,提取了符合新教学方式的要素,在采用记录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外显行为并进行客观记录描述并加以分析的思路上,研制了巡课观察指标。同时,泉山区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开发巡课数据信息化采集分析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手段的整合。
  目前,智能巡课系统已在全市开展,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该系统按照“三级联动,向下兼容,逐级分析”的原则进行运转,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在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中的应用,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中自主使用,形成了市、县(市)区、学校三级观察和分析。每一级别向下兼容,对下级单位的日常课堂教学情况实现全面督导、监控。市一级管理员可以观察、分析到县区、学校。县(市)区级管理员可以观察、分析到学校、学科。学校一级管理员可以观察、分析到学科、年级乃至教师个人。
  经过近一年的研发完善和推广使用,该系统已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具备课堂教学常规巡课的所有督导与监控功能,并通过对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行为观察指标的设置,帮助教师树立“学生主体”的立场,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