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狠抓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

20.04.2016  13:14
        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是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做好今年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4月15日,徐州市植保站对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根据其发生趋势及特点,商定了小麦穗期药肥混喷总体防治技术意见。
        据介绍,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偏重。根据今年小麦穗期病虫及早衰发生趋势和特点,按照“立足预防、主动出击、药肥混喷、保粒增重”的策略,要全面打好这次药肥混喷总体战。为此,市植保站出台总体防治意见。
        主攻目标: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早衰。
        防治时间:药肥混喷总体防治时间4月22日至27日。由于小麦赤霉病防治最佳时期是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5-10%),一旦错过防治效果将明显下降,加上现有的药剂大多为保护剂。因此各地要根据防治赤霉病的时间确定防治适期,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高产创建方及感病品种可在首次用药后间隔5-7天用第二次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对穗蚜发生严重的地区,总体防治结束后,根据残留虫量做好复查补治工作。
        药剂配方:防治赤霉病可选用多菌灵复配剂(亩多菌灵有效用量50克)、戊唑醇、咪鲜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白粉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麦蚜可选用吡蚜酮、呋虫胺、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等;防治早衰可加入叶面肥,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每亩还需加入500克尿素。今年中央“一喷三防”补助资金采购品种种类多,各地要根据当地示范情况选用品种,用足药量,确保防效。
作者:骆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