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农业保险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05.04.2016  11:13
        记者从徐州市农业保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种植业承保面积稳定在90%以上,农业保险费年均增长50%以上。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徐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紧抓住农业保险这一惠民工程,以严格政策、严格程序、严格监管、严格责任为重点,全力推动农业保险规模和覆盖扩面实现跨越发展,为“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全市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保险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进一步”。
        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展。按照提质、扩面、增效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加新险种、扩大覆盖面,由2007年试点初期水稻、小麦、能繁母猪等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5个险种,拓展到2015年主要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和高效设施农业三大类29个保险品种。“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种植业承保面积稳定在90%以上,主要养殖业实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基本实现险种全覆盖。
        投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农业保险年保费收入由2010年的1.9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3.6%;“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保费收入达19.3亿元。同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十二五”期间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保费补贴11.94亿元,市、县保费补贴2.47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近75%。
        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主动顺应农民群众的要求,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在保费微幅提高的前提下,主要种植业保险金额由试点初期的200元/亩调整到目前的700元/亩,奶牛保险金额由4000元/头调整到8000元/头,育肥猪保险由400元/头调整到600元/头,分别提高250%、100%和50%。
        救灾能力进一步强化。针对全市近年来农业生产遭受的三季连旱、强降温、暴雨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及时查勘定损,快速实施理赔,“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理赔10.2亿元,是农民自交保费的2.1倍,年均受益农户超过100万户次,其中2015年理赔3.1亿元、直接赔付率达66.7%,有效降低了农户因灾损失,确保了农民灾害之年不减收,为农业抗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骆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