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夏”那些事之“多收了三五斗”

13.07.2015  11:12

  往年的小暑时节,洒落的小麦籽粒长出密密麻麻的幼苗,农田的庄稼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茵。这是小麦成熟时遭遇恶劣天气、过熟收获和机收损失较大等原因造成的,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徐州市农机局聚焦农民反映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多措并举,让今年的徐州农田大为改观。 

  一是制定机收减损技术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作业前机具检查调试 确定适宜收割期、机收作业质量要求和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措施等,作为培训材料发放给机手。 

  二是开展农机手技能培训,保障作业质量标准。通过培训使农机手能正确判断适宜收获期,灵活确定作业行走路线,合理选择作业速度,调整好作业幅宽,保持合适的留茬高度,避免漏收、漏割,最大限度的降低收获损失。 

  三是强化农机具检修调试,确保完好技术性能。三夏大忙前期,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社入户,指导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检修、调试、维护,保障机具最佳性能。加强联合收割机检审,及时报废更新,防止机具超期服役。 

  实施机收减损技术方案,得到农民首肯(附对比图)。“今年小麦每亩减少损失40公斤,相当于多收三五斗”。铜山区种粮大户王世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