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介布衣”纷纷辞职为公益教育做贡献

03.11.2014  16:25

郁雪群老师带孩子们朗读课文

向日葵读书点”的墙上贴满了志愿者的大学生们与孩子们的合影

彭城书院院长汉风先生为前来参观的媒体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演讲课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讯(记者 彭颂珂 张扬)10月30日,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和省全民阅读办开展的“书香江苏环省行·走进淮安、连云港、徐州”活动,携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在内的十多家国内媒体一行,来到江苏徐州,实地采访和了解徐州市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最美乡村女教师”用爱关注留守儿童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女教师,先后在镇里创办了12个“向日葵读书点”,让众多的留守儿童能够在每个周末、每个寒暑假徜徉在书本的海洋中,同事们都喊她“拼命三娘”,曾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级、省级媒体报道过她的事迹。她就是“最美乡村女教师”——江苏省邳州市邢楼镇耿庄小学教师郁雪群。

  自郁雪群于2005年率先在家中创建了第一个向日葵读书点后,陆续又在邳州市邢楼镇8个自然村创建了12个向日葵读书点(电子阅览室1个)。截止不前,图书总数量达到12000余册,参与向日葵读书点的阅读小会员9年来累计三四千名,参加“向日葵”公益助学活动的困境儿童累计五六百名,走进读书点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累计1千多人次。向日葵读书点不仅是乡村儿童不出村就近借阅的乡村图书室,也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以读书点为平台致力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和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基地。

  “向日葵读书点”的爱心猪肚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而且填补了校外教育的盲区,有效解决了苏北欠发达县区因家庭教育缺位、精神文化贫瘠等带来的一系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难题,形成了校内外相辅相成的优良育人环境。

  传统文化的“麦田守望者”:辞职创办书院公益传播国学

  著有诗集《失落的风景线》、散文随笔集《夏至以前》、《买书不读》等十余本个人专著的汉风先生,曾是一名江苏师范大学的教师,被评论界称为是一位“站在历史的屋檐下透视未来的作家”。2007年初,汉风先生毅然的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在创办全国第一家纯公益性的国学传播机构——徐州市户部山上的彭城书院。。

  彭城书院定期定期举办周日国学讲座、周六儿童国学经典诵读、二十四节气茶会、四季诗会等文化活动,主要用于传播国学思想,弘扬传统文化。

  “读圣贤书,走君子路”;“读圣贤经典,做谦谦少年”——这是当初汉风先生创办书院举办少年读经班的宗旨。为在少年儿童中散播国学的种子,承续中华文脉,帮助儿童扎下传统文化的根基,书院于2007年初创办了公益儿童国学启蒙班。7年多来,彭城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31期国学启蒙班鱼6期国学夏令营,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少年儿童在书院接受了中华文化经典教育。

  汉风先生说:“一场讲座即便制售一块钱,也会把很多人挡在门外,这与书院的宗旨相饽。我们不收听课费,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

  每个周日上午,彭城书院邀请两位教师或专家、学者举办两场国学讲座。市民与国学爱好者可以到书院自由听讲。到2014年10月份,彭城书院已面向徐州市民开设各类公益国学讲座1200余场,汇集听众30余万人次。周末到彭城书院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生活不可缺一的一部分。每个节气的晚上七点到九点,彭城书院都会举办一场文化讲座,市民与国学爱好者都可以到书院自由听讲。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