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徐在桂:牺牲战友的血流进我嘴里

31.03.2017  19:04

图为徐在桂。仲一晴摄

 

2017年元旦期间,抗战老兵徐在桂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由于视力、听力欠佳,晚辈们向他表示祝贺时,都要趴到他耳边大声说。当他听懂了大家的祝福,便会开心地笑起来,微微点头。记者在三年前采访徐在桂时,他与人交流的意识已不明晰,他的经历大都是由他的女婿范庭根转述的。可以看出,徐在桂在尚未年老时,很喜欢和儿孙们聊聊“打仗时的故事”,他希望后辈将自己的家国情怀传承下去。

 

徐在桂,1918年出生,20岁时成为靖江独立团战士,后任班长。老人依稀记得,他曾随部队在季市长安一代活动过。在季市活动时,就住在老百姓家里。按照部队规定,徐在桂和战友们都帮老乡们打扫、挑水,生活再艰苦也不会动老百姓的物品。

 

徐在桂和战友们在湾腰沟战斗过,也常行军打仗。因兵力单薄,武器简陋,他们多打游击战。累了,随便往哪里一倒就睡,饿了,就地寻野菜充饥。徐在桂和战友们曾埋伏在庄稼地里打伏击,一动不动地埋伏一整天,也曾在山上打游击,按照当地人的指导,学会分辨采摘山上的野果充饥。

 

老人曾和日本鬼子正面较量过,大多数对抗的敌人是日伪和国民党的军队。他曾和女婿详细描述过和敌人拼刺刀的情景。“他先用刺刀拼命挡开敌人的刺刀,再由战友刺中敌人。冲锋时,不能走直线,而是要蛇形前进,才能避免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范庭根一边复述老人的话,一边演示给记者看,他说岳父以前就是这样向他们讲述当年的战斗景象的。

 

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徐在桂的战友们牺牲了大半,受伤的战友也被敌人残忍地用刺刀戳死。他将战友的遗体叠在自己身上,躲过了敌人的搜寻。敌人走后,他因受伤动弹不得,身上压着的战友的鲜血流下来,流到他的嘴里,他有了点力气,最终才死里逃生。

 

徐在桂还曾被日伪军抓住,严刑拷打。范庭根:“岳父被抓后,敌人用了残酷的手段拷打他,他坐过‘老虎凳’,被灌过泔水。后来,是岳父的舅舅用了十石米,才将他救了出来。岳父年纪大后,经常受到当年遗留伤痛的折磨,腿总是痛!

 

1950年,徐在桂复员回到家乡新桥镇三太村,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不识字,除了偶尔和后辈们聊聊当年战斗的往事,他无法清晰地梳理并记录自己枪林弹雨、英勇战斗、死里逃生的经历,在长江边的一个小村里,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地生活着。季市镇长安的湾腰沟,也渐渐湮灭在老人的记忆中。

 

女婿范庭根倒是很注意收集岳父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在老人尚能回忆和讲述时,他有意识地了解了不少情节。范庭根说,老一辈人为了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和平的生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只要我的孩子们想听爷爷的故事,我就会讲述给他们听,让孩子们知道先辈的奋斗史,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