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律师走进社区”:让百姓与普法有个约会

02.02.2015  13:04

  新华网南京2月2日电(魏薇 杨铧萍 魏力)年底将至,徐州鼓楼区司法局开展了一场“律师进社区”服务民生办实事的活动,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维权指导,咨询服务活动一开始,居民们就纷纷走向咨询台,针对自己遇到的维权难题,向律师寻求帮助。

  律师进社区--------- “法律高参”促和谐

  按区司法局要求,驻点律师必须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党员律师、律所主任等成为首要人选。“律师进社区”服务民生办实事活动启动后,全区14家律师事务所125名律师定期每周五进驻61个社区,一批具有良好声誉、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进驻社区,成为居民的贴身“法律贴心人”,实现了社区律师全覆盖。

   在社区里,律师们建立了律师工作室,张贴律师照片、联系电话、邮箱地址,并通过开展听取社区情况介绍、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公布律师联系卡、举办法治讲座、走访孤寡老人的“五个一”活动,尽快融入到社区中。除了坐堂咨询,为群众提供日常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外,驻点律师还探索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如发放法律宣传小册子;帮助修订完善社区居民规约、合同、协议,就重要经济合同搭脉把关;在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点,帮助困难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开展“法律讲座大家听”活动,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如何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发生纠纷后如何防范风险等,为社区群众提供贴心的服务。

  “‘律师进社区’活动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众的法治观念,不断强化着人们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徐州鼓楼区司法局公律科科长魏力表示。

  律师进社区----------“依法行权”表诉求

  “土地动迁补偿费依法属于老人的遗产,应该由继承人平均分配,你们是老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和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老人的遗产,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女儿和儿子拥有一样的继承权。”现场的律师给了张大姐一个满意的回答。

  “去年我与前夫离婚,当时法院对双方共同财产作出分割处理。但我最近得知,前夫从单位获得近5万元的房屋补贴,此笔补贴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我是否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此笔房屋补贴进行分割?”华夏社区的邓女士紧接着提问。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的解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应归入夫妻共同财产。您已与前夫离婚,但此笔住房补贴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可以要求分割。”律师清晰地解释。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每当律师话音刚落,居民就立即抛出另一个问题。诸如:“没签订劳动合同,老板不支付工资怎么办?”“3年前写的借条还能起诉吗?”“口述的遗嘱有效吗?” “在单位上班摔伤,算不算工伤,厂里应该如何赔偿我?”居民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律师则一一耐心地解答。

  在社区居民眼中,这些律师可都是“名人”。每到周五,这些律师就会来到社区,居民有问题可以免费咨询。每个律师都会仔细地记下居民的问题,从他们厚厚的记录本上可以看出,他们在社区办公的成果颇丰。

  律师进社区---------“协助社区”知民情

  “律师进社区”将法律送到百姓身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了居民的法律维权意识。当前发生在社区居民身上的一个明显变化:以前,邻里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发生矛盾,群众想到的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口舌之争。现在有了矛盾,群众最先想到的就是社区律师,‘不行咱问律师去’成了新的口头禅。一句口头禅的转变,反映出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一位社区居民赵大爷乐呵呵地说着。

  “为引导居民依法表达诉求,‘律师进社区’还将成为一支常态化的法治宣传队伍,帮助建立社区居民普法长效机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徐州鼓楼区司法局局长王秀柱介绍。

  通过此次活动,鼓楼法律服务全新方式,使群众对法律常识有了新的认识,法律意识有了新的提高,社区居民之间已慢慢形成了法治的气氛,遇到小摩擦、小纠纷,都会先找“社区律师”,依靠谩骂,蛮不讲理,甚至拳头相加的现象减少了许多,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