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太仓市公安局创设“律师服务中心”深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

04.11.2015  23:01

  近年来,苏州市太仓市公安局始终将充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发挥律师执法监督作用作为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以律师执业中普遍存在的“安排会见难”为突破口,于2014年创新设立了“律师服务中心”,统一扎口负责涉及律师业务工作。经过一年多运行实践,律师服务中心累计接待服务律师515人次,安排会见491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0余起,律师对服务满意反馈达100%;同时,该局执法质态不断提升,连续10年获评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一、突出问题导向,主动问需求于律师。一是依托律警恳谈,及时了解服务需求。借鉴警民恳谈会成熟运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由公安、律师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参加的恳谈会,交流探讨司法实践心得、剖析典型案事件及提出具体执业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去年以来,召开律警恳谈会4次,切实掌握了律师关于规范“律师会见”等现实需求10余条。二是依托在线交流,实时收集意见建议。为打消部分律师顾虑和实时收集意见建议,积极做好“网上公安”、“@指挥长在线”微博、“太仓微警”微信公众号等公安网络社交媒介的推介,确保律师可以大胆、真实地表达意见建议。去年以来,通过网络社交媒介收集律师意见建议20余条,其中4条合理化建议得到吸收采纳。三是依托实践互动,动态掌握问题不足。明确要求全体办案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高度重视律师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对执法办案部门无权处置的,第一时间提交市局协调解决,避免了一些实践环节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处置而形成顽固性执法突出问题。
  二、强化创意驱动,优化创新载体机制。一是创新载体建设,设立服务中心。以市局新建警务中心全面启用为契机,在主楼一楼专门辟出一间办公室作为“律师服务中心”办公场所,接通公安内网、配备办公接待设施、安排一警一辅专职人员,为服务中心正常运行落实了软硬件保障。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广大律师及法律从业人员的高度肯定,多家媒体予以集中报道。二是改革工作模式,实施扎口管理。改变过去由各执法办案单位与律师直接对接的模式,实施由法制部门扎口管理,统一负责律师会见的备案登记、诉讼流程告知及提供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变更强制措施、提请批准逮捕及移送起诉等环节的告知事项,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辩护律师“找办案单位难、安排会见难”的突出问题。三是立足规范运行,完善配套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保障律师会见权力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明确了“律师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权利义务等事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执法办案过程各环节律师介入的对接沟通、服务类别、时限节点和标准要求等做了详尽规定,最大程度方便民警实践操作和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
  三、着重考评督导,提升服务保障质态。一是建立考评督导体系。建立“律师服务中心”多维度考评体系,设置综合绩效、律师评价、民警评价等三类12项考评指标,并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最终得分换算计入机关效能考核成绩。通过考评督导可以实时掌握律师服务中心的运行质态,倒逼扎口部门和专职人员自觉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强势推进落实到位。“律师服务中心”启用以后,安排会见等涉律师业务全部实行扎口管理,不再由具体办案单位和民警负责,强势推进单轨运行,有力消除了部分民警的畏难情绪和思维定势习惯,为律师服务中心的常态化、规范化、高效率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考评结果应用。每季度通报律师服务中心运行质态和考评成绩,考评结果将作为扎口部门和专职人员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听取律师、民警的意见建议,及时跟进针对性改进措施,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责任追究。
  (苏州市政府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