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奥影片《夜莺》昨日在苏举办首映看片会

24.10.2014  16:30

中国江苏网10月24日讯 由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执导,李保田、秦昊、李小冉和童星杨心仪主演的中法合拍片《夜莺》,日前被选送为今年代表中国内地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唯一一部电影。该片昨日在苏州星美影城进行首映看片会,李保田和杨心仪这对片中的祖孙,齐齐来苏宣传该片。李保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夜莺》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了动人的亲情主题,非常有社会意义。

冲奥影片《夜莺》飞来苏州

本报专访《夜莺》主演李保田

谈新片《夜莺》:故事简单却无比动人

电影《夜莺》讲述一位老人(李保田饰)为了兑现多年前的承诺,准备带着他的夜莺结伴远行,离开工作忙碌的儿子和儿媳(秦昊和李小冉饰),他带着8岁的孙女和一只夜莺,开始了一场不平静的心灵之旅。

这位握有四座金鸡百花奖杯,并三获飞天奖、四获金鹰奖的老戏骨李保田坦言,多年来首度接拍电影便选择《夜莺》的首要原因是它的故事,简单却动人。“2010年的时候正在河北拍《丑角爸爸》,工作期间,导演费利普·弥勒经人介绍和我见了一面。先前曾看过他执导的《蝴蝶》,非常喜欢。”李保田说,其实最初的时候电影就放在角落里,当时的感觉是,一部儿童片有什么了不起的。但看完就发现了它的独特之处,小故事、小情节、小清新,简简单单却非常能打动人,一下子就看了两遍。“所以导演说要在中国拍一个祖孙俩的故事时,我觉得很心动”。

到后来,拿到剧本,我的感觉便是故事虽简单,却以情动人,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质,角色外表倔强但内心却很柔软,我觉得很难得。”李保田直言这和他的选片标准颇为符合,“我当年在中戏上学时,学到了关注社会、关注心灵的戏剧观,一直指导着我的演艺道路”。

谈票房: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影院支持文艺片

老人、小孩、唯美的大自然风光……很多人讶然于这样一部细腻刻画中国式亲情的电影,居然出自一位不会中文的法国导演之手。他是如何做到“接地气”的?年届七十的李保田现场透露秘籍——其实,剧本先后也改过,主要是大家一起努力,把法国导演对中国不熟悉的地方给弄熟悉了,搬到中国长住、学中文,多观察,多提问……把想象中的东西脚踏实地地踩在地上。中间,导演也看到了很多中国独有的现象,比如独生子女的娇惯、年轻人到大城市打拼、老年人的孤独;还有很多有趣的人群,公园遛鸟的老大爷,坐在胡同里的老太太……他把他们统统糅进了电影中。

不过再好的文艺片也得过市场这关。上个月,《夜莺》被选送代表内地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李保田对此表示十分感谢,“无论跑宣传还是影片‘冲奥’,我们的目的都是想让更多人看。真心希望《夜莺》能取得一个好的票房,这会让投资人得到收益,这样投资人以后也敢于投这样的文艺片。

谈生活:想把个展办到苏州

谈到苏州,李保田更加来了兴致。原来,此次来苏除了宣传电影,李保田还有自己的“私心”:想要再好好看看苏州。李保田透露,2007年的时候,自己就曾带着对苏州园林的那份喜爱来到苏州。“不晓得为什么,就是喜欢那些传统建筑的样式,来了就不想走。”留园、拙政园、狮子林……都曾留下李保田的身影。

作为一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对于艺术、对于美总有一股子执着。采访中,精工钢笔画及重彩绘创作的李保田还拿出随身携带的IPAD给记者欣赏起了他的钢笔画作品。一幅长4米的钢笔画,李保田断断续续画了两个月有余,还有2米长的工笔重彩画,都是一幅幅精心而画的大作。

李保田透露,目前正在筹备个人的钢笔画作品展,很期待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展览能来到具有独特艺术气息的苏州。李保田也向正在搞艺术的年轻人提出建议:艺术是相通的,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老师,我们可以有老师但不能学老师,一定要和老师不同,有自己的东西,有了这所谓的特色,就成功了一大半。    张黎丽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