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着力打造“五强”工会——扬州市总工会认真学习贯彻省总全委会精神

25.02.2016  16:21

      本网讯   省总工会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后,扬州市总工会及时通过市总全委(扩大)会、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会、县(市、区)工会主席例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工会干部认真学习省总全委会精神,依托市总工会网站、微信平台、《扬州工运》等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贯彻会议精神。同时紧密结合省总全委会精神以及扬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思考2016年工作,明确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保持和增强“三性”,着力打造强基层、强职工、强维权、强服务、强作风“五强”工会,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实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扬州市总工会2016年工作要点》,对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岗到人,确保省总全委会精神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一是强基层,夯基础,凝聚职工增活力。 量质并举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全市组建基层工会1500家,其中独立工会600家,发展会员8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7万人,全总数据库企业工会组建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分级分类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明确2016年为全市基层工会建设服务年,重点围绕基层工会“六有”进行指导服务,开展基层工会建设巡检活动,各级工会组织巡检指导服务面要达到独立基层工会数的70%以上。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业绩考核补贴机制,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和会员评家机制。

二是强职工,提素质,围绕大局促发展。 深化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以十大重点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为龙头,点线面相结合,全面深化“六比一创”立功竞赛。举办10个工种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各县(市、区)、各产业工会自办工种不少于3个。推动企业建立“首席员工”、“金牌员工”制度,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帮教”活动,评选表彰扬州市“首席员工”。深化职工技术创新活动,适时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鼓励和支持职工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企业生产经营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活动,全市新建劳模创新工作室20个。深化职工文化品牌建设,举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活动,评选表彰文明职工标兵,讲好职工故事。继续开展“职工书屋”、职工读书活动,推进“义工教授”志愿者服务队为企业职工提供免费培训、技术指导。

三是强维权,建机制,聚力焦点促和谐。 加强源头参与维权,在块状经济集聚、中小企业居多的区域,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行业职代会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实工会法律维权志愿者、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和谈判员“四支队伍”,深入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推动用人单位评估改进劳动用工制度。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加大“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力度,在工会组织力量相对薄弱、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深化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片区服务站示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工会整合优势资源,夯实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基础。

四是强服务,拓渠道,普惠职工办实事。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职工服务中心、站(窗口)、点“三级联创”。探索建立“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整合工会12351职工热线、维权QQ群、工会网站、微信平台等网上资源,推进职工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工会普惠服务,围绕全市不同行业、不同职工群体生活必须、身心关怀、婚恋育儿、权益维护、能力培养和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需求,推出可选择、可组合、有针对性的服务“套餐”。提升精准帮扶能力,根据困难职工实际需求,确定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困难帮扶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深化送温暖、金秋助学、结对帮扶、互助互济等富有工会特色的传统帮扶服务活动。

五是强作风,求创新,去除“四化”求实效。 强化工会干部作风建设,推行工会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和困难职工制度,总结推广基层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强化依法治会管会,对工会经费分配使用、工程建设、购买服务、评先评优等重大敏感事项建立完善内部监督,适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积极有序推进工会事务向职工和社会公开。跟进对接工会改革举措,进一步整合工会内外资源,对工会现有活动能合并的合并,能精减的精减,能完善的完善。正确处理好工会“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之间的关系,让基层工会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郝明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