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跃强副主任在融联创·大数据应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17.06.2016  20:48

  

          2016年6月3日,戴跃强副主任应邀参加由江苏银行、江苏省信用联社共同主办的“融联创·大数据应用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戴跃强副主任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日益发挥的今天,信用已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江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历经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社会化服务,示范试点、联合奖惩机制构建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省级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已归集了40家省级部门和13个省辖市的近3亿条信用信息,为我省不断深化和探索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更好地为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信用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戴跃强副主任强调,信息归集目的在于应用,信息应用重在体现价值。信用信息与风险控制结合,是近年来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路径。江苏银行先行先试,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了江苏省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信息资源的有效互补,将大数据应用提升到全行发展的战略层面,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深度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他希望江苏银行要及时总结试点先行的成效和经验,积极寻求深化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的新模式,为全省深化银信合作和大数据应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     

  戴跃强副主任建议,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发展日新月异,核心是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相关部门、院所和单位一定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秉承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打破思想认识和部门利益的藩篱,探索出信息共享、信息应用、联动惩戒、共同受益的有效发展之路,不断推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各方的信息交换共享和广泛应用。

  全国各地近70家地方银行、高校学者和咨询公司等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江苏银行行长季明、江苏省联社主任胡长征等出席大会。会议发布了“江苏银行融创智库·大数据风控月光宝盒” ,吸引了多家银行同业签订了融联创·内控名单共享合作协议,加强了银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交流,促进了同业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