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八弹技艺的传承与变革者 ——黄明清

19.02.2015  14:25


 


 


 


 


 

弦八弹”,顾名思义,需要八个人一起弹奏才能成事儿,两根竹笛、五把胡琴,再来一个人打节奏,这阵势不亚于一支小型乐队。以前,这种演奏方式在靖江西片地区很受欢迎,村里每逢有结婚嫁娶,总会邀请乐队到家中演奏,增加喜庆气氛。家住马桥镇朝西村黄家湾的黄明清是圈内响当当的“才子”,能表演又能创作,而且二胡、笛子、三弦样样精通,令圈内人称道。

  

风雨50载,二胡情难断

 

掐指一算,黄明清接触弦八弹至今已有50余载。在他的少年时代,乐器还算是个稀罕物,但黄明清就喜欢听人拉二胡,每次听总不由自主地打起拍子。如今黄明清出色的节奏感以及娴熟的技艺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其实最先是跟我哥学的,”黄明清告诉记者,自己家住的黄家湾,是整个朝西村出了名的“弦八弹”埭,其他埭上的村民要组建一支完整的“弦八弹”八人小组几乎不可能,但是黄家湾自古吹拉弹唱风气盛行,所以很多人家都喜欢闲时拉拉二胡,黄明清的哥哥也不例外。黄明清15岁时跟在哥哥后面一起参加村中的各种喜事,渐渐地也爱上了“弦八弹”。“如今哥哥已经去世了,”黄明清回忆道,只有弹起弦八弹,他才能想起当初与兄长在一起的岁月。

 

跟哥哥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二胡,聪明好学的黄明清不再满足于用二胡拉拉几首小曲。他开始向队伍的其他成员学习如何吹笛子,如何打节奏,并认认真真拜他们为师。拜师后,黄明清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很快成了同期学徒中的佼佼者。

 

学习弦八弹,要有三心,即决心、专心、细心。”黄明清颇有感慨地说,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学习初期是很枯燥的,也许一整天只会专注于那几个音节的训练。当时跟黄明清一起拜师的有很多年轻人,但是很多人一两年之后觉得太枯燥,都放弃了,单单黄明清坚持了下来。

 

弦八弹渲染喜庆气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弦八弹的黄金年代。那时,每家有嫁娶、生子等喜事,都要邀请乐队。黄明清在那时已经是村中小有名气的二胡手。一把小小的二胡就能把《八段景》、《诵腔》、《浪淘沙》、《梅花三弄》等乐曲拉得婉转动人,让人忍不住细细聆听。

 

其实我这么喜欢弦八弹还有些小小的私心。”黄明清笑着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靖江农村的条件还很差,一顿饭能吃到肉都是奢望,但是参加弦八弹的队伍总会得到办喜事的人家几顿不错的招待。

 

来六碗、去六碗,来去十八碗,”黄明清说起这段顺口溜总是朗朗上口,这正是当时弦八弹的写照。他回忆说,当时,弦八弹乐队要跟着队伍去送亲,往往上午先到男方家中演奏,吃一顿早中饭,然后再跟着男方去接亲,到女方家又吃一顿饭,接亲后再去男方家中,又是一顿饭。每顿饭都至少六个菜。“‘六’象征吉祥、顺利。我还记得当时宴席每张桌子上都会摆放六个大海碗,一个碗里一道菜。鱼、肉都是必不可少的。”黄明清说,那些菜肴平时在家根本吃不到,但是一场喜宴就能连续吃三顿不错的佳肴,这对于当时的穷苦人家来说,是很大的诱惑。“来六碗、去六碗,来去十八碗”虽然只是顺口溜,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弦八弹的受欢迎程度。

 

弦八弹走遍靖江的大街小巷

 

最会弹弦八弹的?你是说老黄?他家就在村东的黄家湾。”如果你走进朝西村向村民询问,他们都会如此回答你。沿着村民所指的方向一路小跑,远远的就能听见悠扬的乐声从东面传来,不用怀疑,那一准是黄明清坐在村头拉二胡。悠扬、和谐的二胡声响起,那曲调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清脆、时而雄浑,让人忘却烦恼。

 

2006年,黄明清在朝西村成立了老年协会,让全村168个老人能够在闲暇时刻走进协会的农家书屋看看书、聊聊天、下下棋。与此同时,他还组建了延寿园艺术团。独唱、对唱、小品、戏剧,艺术团的老人样样都会,弦八弹乐队就是艺术团的一部分。“每天打麻将、打牌不是健康的休闲方式,为什么不能让我们老年人有个集体读书看报、吹拉弹唱的地方呢?”黄明清说。

 

如今的延寿园艺术团每年已经走遍生祠、孤山、团结等靖江的每个大街小巷。按照每年演出30场计算,9年来,延寿园艺术团的老人们已经演奏了近300场演出。经典的弦八弹演奏也随着艺术团为人所熟知。艺术团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86岁,最小的也有60岁。他们坚持跟着队伍四处奔走,有时候为一场演出提前一个星期排练、准备,从没喊过累。“这么多年过来,大家习惯了同甘共苦。”黄明清说,几十年前,家住新桥的村民请大家去演奏弦八弹,所有人就得徒步走几十里路去给别人庆祝,现在去哪儿都坐车,还不算辛苦。

 

让传统弦八弹紧跟时代步伐

 

改革开放形势好,奋发超越精神高。四城同创建伟业,靖江人民多自豪。”“三星落地天将明,合说一段快板群,好人好事说不尽,话说好媳妇陈秀萍。”这是老年协会墙壁的黑板上写的一首曲子,黄明清说,以前常用乐曲有《八段锦》、《诵腔》、《喜洋洋》、《步步高》,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现今弦八弹在保留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流行歌曲的演奏。他还经常写一些应景的歌词,让村民传唱。

 

在成立老年协会之余,黄明清还筹备建立了工作室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免费教艺。寒暑假期间,家住朝西村的几个小伙子慕名前来学习。工作室里来了年轻人,黄明清特别开心,免费提供二胡并教他们如何弹奏。在黄明清的指导下,几个小伙子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指法。黄明清同时还在每年的假期专门组织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邀请朝西村所有的中小学生一起参加,陪他们一起玩耍,并给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以奖励。2009年,家住朝西村的高三学生陈磊考取大学,特意请黄明清和他的弦八弹乐队演奏庆祝,黄明清很开心,他说,“这是第一次有人家考取大学而请乐队演奏。”更重要的是,作为年轻人的陈磊也很喜欢这种庆祝方式。黄明清现场更是作了一首打油诗送给了陈磊和他的父亲。

 

如今时代在变迁,会弦八弹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作为靖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该被遗忘。”黄明清说,他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弦八弹,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

 

八人协作才能成就完整的弦八弹

 

勤必有果,坚持就是胜利。”这是黄明清的座右铭。学徒时代的黄明清,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白天做农活,晚上才有时间练习,一有空闲就坐下来总结。正是这样的努力和执着,才造就了他无师自通各种乐器。闲暇时,他总会拿起乐器演奏几曲,所以,这么多年了,他的演奏水平一直未降低。“但是真正的弦八弹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只有八个人一起弹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弦八弹’。”黄明清说,弦八弹,也有着严格的规矩。

 

首先,人数不能少。七个、或者九个都不行。”黄明清告诉记者,“”不仅表明八人协作的重要性,更蕴含着古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向往。最开始的弦八弹队伍,大家都必须在乐器上装饰象征喜庆的灯笼、蝴蝶、游龙等。进主人家时分成两列,由吹笛者在前面领路,两人两人并排进门。坐到八仙桌上后,八个人开始弹奏喜庆乐曲,有时候一弹就是一整天。

 

有的时候还会遇到‘斗曲’。”黄明清说,过去一个埭上经常遇到两家人同一天结婚的情况,且两家人都会请弦八弹乐队演奏乐曲。在送亲的过程中,两支弦八弹队伍是有很大的几率相遇的。“如果都是老相识,那么大家客气一下,打个招呼就过去了。”黄明清说,如果两支乐队并不相识,又互相看不顺眼,那么就免不了一场“斗曲”。“最夸张的时候,你走到两里开外都能听见乐队的笛声隐隐传来。”黄明清说,那就是两支乐队在“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