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小学试点引入空气净化系统引关注 教室除霾"神器"真的行?

08.12.2016  12:07

        每天查看空气质量,曾是徐州泉山区李艳的必修课。碰上雾霾天,她总会提醒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尽量不要到户外活动。孩子呆在教室里,李艳也不放心。“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到冬天开窗通风太冷,不开窗户又太闷。万一有两三个孩子生病,很容易交叉传染生病。

        李艳和不少家长们的烦恼,最近少了。这个学期,徐州市泉山区在4所学校的153间教室,试点安装306台新风净化系统,打造清新课堂。李艳女儿所在的星光小学进入首批入围名单。

        11月15日10时,记者来到星光小学,在课间随机走进二年级4班。在教室前后,摆放着两台类似空调柜机模样的空气净化除霾器。机器上,两个圆形通风口与室外相连,分别用于进风和出风。

        这样的举措,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产品研发人员杨玉磊用激光测霾仪监测显示,当时教室内的PM2.5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而在几分钟前,他在室外监测的数据为62微克/立方米。

        按照相关标准,这一数值在0-35为“”级别,35-75为“”级别,75以上为不同等级的污染天气。单就这间教室而言,净化器将空气质量从室外的“”提升到室内的“”。“即使碰上雾霾天,我们也能把PM2.5基本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以内。”杨玉磊介绍,机器内置的滤网可以拦截0.1微米以上的颗粒物,解决室内空气污染。

        星光小学教师孟晓红说,冬春季节往往雾霾天抬头,患上呼吸道感染病症的孩子增多,再加上忽冷忽热,也是学生感冒发热的高峰,而最近一段时间,生病的孩子明显减少。

        从校方、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来看,空气净化装置起到了一定效果。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笔投入并非小数目。就以一间教室安装两台净化设备计算,花费要万余元,而且每天约用一度电,日后根据雾霾情况,每年进行维护和更换滤网的成本平均要1000元。

        泉山区教育体育局副书记张广建表示,所有投入都由政府买单。“打造清新课堂,是全区的一项惠民工程,写进区党代会报告。”张广建说,他们在这次试点的基础上,会根据效果情况再做下一步推广,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发展成果。

        防霾设备进校园,成了近年的社会热点。报道显示,各地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在教室安装空气净化器;北京十二中体育组教师编排室内健身操,避免学生在雾霾天外出运动;济南的一所学校安装防霾纱窗,打造“无霾教室”。

        不过,记者仍有疑问。作为煤城徐州的主城区之一,空气质量不佳曾经是徐州人多年的痛。近些年,徐州推进“天更蓝”等工程,目前市区PM2.5浓度较2013年累计下降15.6%,全年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达到70%。在校园引入防霾设备,有必要吗?张广建解释,“我们想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环境,花些钱不心疼。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林勇表示:近年来呼吸道疾病高发,过敏病多发,与空气污染有很大关系。目前肺癌已经升为城市第一大癌症。“教室中装备防霾设备,效果如何不清楚。从理论上讲,除非教室门窗密封,而且通过防霾设备的空气是单向流动的,这样空气中的灰尘、霾大颗粒才能被过滤掉。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疾病防治所陈晓东所长认为,任何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核心部件是精密的“过滤芯”,清除PM2.5的“过滤芯”要求非常高,而且还要经常更换,校园防霾设备有没有这种“过滤芯”不清楚。现在许多新风系统其实只能挡挡大颗粒的灰尘,阻挡PM2.5很难。

        近年来人们对PM2.5、雾霾等比较关注,催热许多“防霾设备”、拉动“防霾经济”。许多商家宣传的防霾、除霾功能,宣传效果大于实际作用。其实,“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防雾霾,把整个大环境治理好才是根本。

        王岩 仲崇山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