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闸蟹开捕 专业挑蟹师经手百万只蟹能赚20万

24.09.2015  07:49

  家乡,爱太湖

  爱品蟹,更爱看

  从金秋九月到来年春天

  这是属于我的季节

  从清晨四五点到夜里一两点

  用双手双眼

  为您选出最完美的蟹

  我是挑蟹师

  你的大快朵颐

  是我最大的

  挑蟹师赵师傅。

 

前天,太湖大闸蟹正式开捕。

  新华报业网讯 9月22日,苏州太湖大闸蟹正式开捕。今年太湖蟹总产量2700吨,当天起水价达120元每斤,市场价约140—150元,价格和去年差不多。

  不过,在现场,扬子晚报记者看到,一位挑螃蟹师傅正在熟练地挑选蟹农送来的大闸蟹,然后给予准确的价值判断,决定是否收购。据悉,这样一位挑螃蟹师傅,一个蟹季(大约4-5个月),最多能赚到二十万元。不过,这个职业也不是人人能做的,往往需要十多年的挑蟹经验,而且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要起来工作,直至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到凌晨一两点。而一个蟹季,要经过他手的大闸蟹,也要近百万只。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顾秋萍薛马义文/摄

  今年挑蟹师活更重

  大闸蟹长势不理想,整体规格预计略降

  22日上午10点左右,在太湖东山水域大闸蟹养殖区内,东山镇建国村的蟹农沈根寿开着渔船来到自己的大闸蟹养殖围网内,将蟹笼慢慢地从水下捞出,打开,一只只太湖大闸蟹在船上满地爬,不时作“越狱”状。“脱了5次壳,你看,现在螃蟹基本都成熟了,青壳白肚长得多好,大多数也都有三四两重!”他自豪地说。

  沈根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此次出水的螃蟹规格超出了他的预期。原来,由于今年天气不好,气温低,雨水多,太湖大闸蟹长势不是太理想。大约半个月前,也就是第五次脱壳的时候,他曾预计,今年太湖大闸蟹的规格,特别是三四两以上的大闸蟹会普遍比去年低一成左右。不过,从当天的捕捞情况来看,今年太湖大闸蟹的规格还不错,和去年差不多,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据吴中区农业局副局长马惠民介绍,从抽样测产情况看,今年太湖大闸蟹养殖生产气候适宜,总体形势较好,预计全湖太湖蟹总产量2700吨。其中,达到外贸出口规格的大闸蟹占比约三成。

  开捕当天,太湖蟹起水价格达到120元每斤,基本保持了太湖蟹一贯的起水价格水平。预计4两公、3两母的规格蟹市场价每斤约140—150元,出口价约150—160元。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农业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王成辉博士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今年夏天高温、炎热天气较少,影响大闸蟹的脱壳。因此就全国范围来讲,今年螃蟹成熟普遍偏晚,开捕上市初期的规格,整体下降约一成。“但规格下降不意味着品质下降,晚熟的螃蟹质量反而有所提升。”他预计,今年太湖大闸蟹的后期市场价会比去年略涨,因此蟹农的收入不会因为螃蟹规格下降而受影响。

  在采访中,扬子晚报记者得知,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有迫不及待的食客下了订单。“前几天,我们已经向香港出口了几十公斤太湖大闸蟹。接下来,太湖大闸蟹就会批量上市,供应境内外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