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开展优化全市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工作

03.09.2016  17:04

  为优化区域功能定位,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主导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近日,淮安市发改委召开专题会议,着手研究部署全市优化全市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工作,提出以下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出各区域战略衔接考虑。主要围绕该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总体开放格局,提出各区域在衔接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主要考虑和设想。


  二是划分全域主体功能区。以乡镇和街道为单位,将各县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有关功能分区不能与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相冲突。


  三是提出各区域功能定位。根据各区域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承担的具体功能,划分商贸商务集聚区、文化旅游休闲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铁枢纽经济区等功能区。同时,进一步细化各区域功能定位,体现差异性发展要求。


  四是提出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各区域功能定位,提出产业发展方向,明确重点发展产业类型。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必须与全市确定的“4+1”、“4+2”、“4+3”产业体系进行对照比较,理顺关系。同时,明确各类产业的空间位置。


  五是提出各区域载体名录。针对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各区域载体目录,包含全市所有开发园区、服务业集聚区、乡镇工业集中区、科创园、各类中心(广场),明确产业门类及主导功能定位。


  六是提出各区域产业负面清单。将各区域的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与全市禁止和限制目录相衔接,在执行全市层面禁止、限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域实际适当提高禁止和限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