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

02.09.2015  13:37

开学第一课: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

南京市中小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隆重举行

 

 

 

 

昨天是开学第一天,“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南京市开学第一课活动在南师附中举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市中小学生们用朗诵、寻访视频、舞蹈等方式,共同重温历史。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昨天下午3点半,南师附中学生剧场里,南京一中学生的《和平宣言》荡气回肠,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同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琅琊路小学、樱花小学学生们的寻访视频,也让大家看到了我市中小学生的积极行动。

暑假里,我们去了南京军区前司令员向守志家里,对老将军进行采访,向爷爷已经是98岁高龄了,但说起当年打鬼子的事情来思路依然清晰。”现场,南师附中高二学生丁志远说,“采访向爷爷的经历,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督促我们珍惜今天,好好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及新华社客户端,联合多家新兴媒体,在网络上发起“抗战公开课”大型报道。受新华社邀请,南京外国语学校余维老师作为代表之一,为全国学生上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抗战公开课——《胜利日我们的民族再次重生》,这组“抗战公开课”一经推出,迅速传播,引发热议。记者看到,在这堂特殊的课堂中,余维老师通过一张地图,让学生们感受到国土沦丧的痛楚;余维老师讲述的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在课堂中,南外的学生也纷纷讲述了对这段历史新的感受。“抗战是历史寄给我们的一封长信。凝结着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课堂尾声,余维老师寄语学生道:“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要忘记,而肩负未来复兴之梦的你们更要牢记。”余维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是历史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上这样一堂课,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让孩子了解历史,也要告诉孩子们该如何去看待这样一段历史。

在余维老师上的这堂特殊的公开课上,南京三中文昌学校的两位学生田源和朱宇韬因曾手绘南京大屠杀丛葬地地图而受邀参加。据了解,为了缅怀逝去的先辈,田源、朱宇韬和小伙伴们一起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详细查阅22处丛葬地的历史资料,记录下具体地址,用了5个多小时,手绘了一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交通分布图》。

昨天,除了全市性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外,我市各中小学也举办了以“红色”为主题的开学典礼。游府西街小学的开学典礼上,该校特别制作的“寻访红色足记”记录册正式首发,该记录册人手一本,上面要求学生记录“我会唱的红色歌曲”、“我会说的红色故事”、“我参观过的红色基地”等内容,还附了南京市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抗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北京东路小学隆重举行了题为“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的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上,已经是103岁高龄的张立雄老将军来到了北校娃娃的身边,在国旗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红色记忆,并向北外小娃娃传递了少年军校校旗。

开学第一天,南京市众多中小学的开学典礼紧扣“历史”主题。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因为特殊的主题,让孩子们印象尤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