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开发区总工会:创新服务惠泽职工“123”

05.08.2015  12:58

        本网讯   近年来,高邮开发区总工会始终将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通过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一有效载体,整合工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生活救助、政策指导、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的“一站式”服务。有效地帮助职工解决在基本生活、就业、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了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创新服务形式,强化维权帮扶项目

开发区总工会紧紧围绕服务职工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机制,从送钱送物的实物帮扶逐步拓展到送技能、送岗位、送法律、送思路等更多项目的帮扶上,实现从“输血”服务向培育“造血”功能的转变。

一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困难职工就业率。开发区总工会精心组织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实行市、区、村三级联动,形成培训合力。全部实行免费集中重点培训、远程教育网络体系视频培训和请扬州大学教授来区授课相结合,特别加强“4050”人员培训。做到因需施教,让返乡农民工和困难职工便捷快速掌握就业的基本知识和种、养、加工及商贸等技能,提高就业成功率。区总工会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4540人次,免费职业介绍和提供各类就业信息1380人次。

二是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开发区总工会在注重职工技能培训和“4050”就业培训的同时,积极与各用工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登记,帮助无技能职工和困难职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今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次就达121人。既为困难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为企业解决了招工难问题,受到社会、企业和职工的好评。

三是强化法律援助功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区总工会与开发区法庭结对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企业、进驻社区,广泛宣传《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现场咨询接待、现场以案说法活动,为职工群众解答法律疑难和宣传法律知识。并聘请律师参与为困难职工免费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援助服务。近年,区总工会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13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5件。

四是优化信访接待,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区总工会通过建立维权帮扶咨询服务点、维权帮扶联络员、帮扶中心窗口、维权帮扶热线电话等渠道,热忱接待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对职工来信来访做到有信必回、有访必接、有难必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和谐企业和和谐开发区建设。

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服务职工机制

区总工会在近年来的维权帮扶工作中,经过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党政支持、各方配合、社会参与、工会运作”的大帮扶格局。实现了由工会一家帮扶向全社会帮扶的转变。一是争取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每年拨付工会困难帮扶资金50多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区还把工会的就业帮扶工作纳入全区“民心工程”,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为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近年来,工会每年都开展企业家捐资助学活动,推行企业家与困难职工子女结成1+1爱心助学帮扶对子,每年资助每位困难职工子女上学2000元至3000元,直到完成学业。每年发放助学金50多万元,受资助对象150人左右。同时,为方便快捷地服务职工,开发区投资近10万元建立工会帮扶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帮扶、法律援助、实物帮扶、爱心助学、职工互助、职工文化交流等服务项目为一体的开发区总工会职工服务大厅,有效地、多方位的为职工实施帮扶活动。

三、拓宽服务领域,转变服务职工内涵

开发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拓展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空间领域。根据职工所需所盼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帮扶困难职工向基层工会拓展。在人数较多、体量较大的波司登、和益机械、富裕达等重点企业建立职工帮扶中心的基础上,又在精佳集团、海峰机械、航天水力、华盟电子等单位建立“职工之家”示范点。每年组织开展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和职工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开展职工演、演职工、职工观看的文体活动,让每一位职工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位职工都有自己的舞台,为广大职工送去了文化帮扶和精神食粮。通过拓展职工服务内涵,延伸工会帮扶触角,提高了工会服务职工的实效,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同时也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职工群众的点赞。 (张国庆)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